
為了幫助中藥學職稱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識點、考點,更好的復習備考中藥學職稱考試,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了溫經湯的組方原理如下:
【來源】《金匱要略》。
【組成】吳茱萸6~10g、當歸10~12g、芍藥10~12g、川芎6~10g、麥門冬15~20g、半夏10~15g、人參10~15g、阿膠10~15g、桂枝10~12g、丹皮10~12g、生姜6~10g、甘草3~6g。
【用法】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兩次,溫服)。
【功用】溫經散寒,養(yǎng)血祛瘀。
【主治】
主治沖任虛寒,瘀血阻滯,癥見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塊,淋漓不暢,或月經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經停不至,而見少腹里急,腹?jié)M,傍晚發(fā)熱,手心煩熱,唇口干燥,舌質暗紅,脈細而澀。亦治婦人宮冷,久不受孕。
【方解】
溫經湯方中吳茱萸辛溫散寒止痛;桂枝溫經散寒,通行血脈;當歸、川芎、芍藥活血祛瘀,養(yǎng)血調經;牡丹皮活血祛瘀,退虛熱;阿膠養(yǎng)肝血,滋腎陰,具養(yǎng)血止血潤燥之功;麥門冬養(yǎng)陰清熱;人參、甘草益氣補中;半夏、生姜溫中和胃;甘草調和諸藥。
本方臨床應用廣泛,還可以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不育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甲亢、類風濕關節(jié)炎,頸椎病、前列腺炎等病癥。
推薦閱讀: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溫經湯的組方原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中藥學職稱考試動態(tài)、考試經驗、政策資訊、輔導課程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中藥學職稱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