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脊液檢查的常見異常結果有哪些?
腦脊液檢查是神經(jīng)科常用的輔助診斷手段,通過分析腦脊液的顏色、壓力、細胞計數(shù)、蛋白質含量、葡萄糖水平等指標來判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是否發(fā)生病變。常見的異常結果包括:
1. 壓力改變:正常情況下,腦脊液的壓力在70-200mmH2O之間。如果測得的壓力過高或過低,則可能是顱內(nèi)壓增高(如腦腫瘤、腦炎)或者降低(如脫水狀態(tài)、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后等)的表現(xiàn)。
2. 顏色變化:正常情況下,腦脊液應該是無色透明的液體。若出現(xiàn)紅色提示可能有出血;黃色則見于黃疸性腦病或陳舊性出血;渾濁多因白細胞增多所致,常見于感染性疾病如化膿性腦膜炎等。
3. 細胞學檢查:正常情況下,成人腦脊液中的紅細胞數(shù)為0,白細胞數(shù)不超過5個/mm3。當出現(xiàn)大量紅細胞時考慮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白細胞數(shù)量增加且以中性粒細胞為主提示細菌性腦膜炎;淋巴細胞增多則可能與病毒性感染相關。
4. 蛋白質含量:正常成人24小時內(nèi)腦脊液總蛋白量約為15-45mg。如果蛋白質水平顯著升高,可能是由于炎癥反應、腫瘤浸潤等原因引起。
5. 糖類檢測:正常情況下,腦脊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大約是血漿中的一半左右。若低于此范圍,則可能與細菌性或真菌性腦膜炎有關;而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較高的腦脊液葡萄糖水平。
6. 其他特殊檢查:如墨汁染色用于檢測隱球菌,抗酸桿菌染色可幫助診斷結核性腦膜炎等。此外,還有PCR技術、免疫學方法等可用于特定病原體的快速鑒定。
以上就是關于腦脊液檢查常見異常結果的一些介紹,具體還需要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及其他輔助檢查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準確診斷。
1. 壓力改變:正常情況下,腦脊液的壓力在70-200mmH2O之間。如果測得的壓力過高或過低,則可能是顱內(nèi)壓增高(如腦腫瘤、腦炎)或者降低(如脫水狀態(tài)、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后等)的表現(xiàn)。
2. 顏色變化:正常情況下,腦脊液應該是無色透明的液體。若出現(xiàn)紅色提示可能有出血;黃色則見于黃疸性腦病或陳舊性出血;渾濁多因白細胞增多所致,常見于感染性疾病如化膿性腦膜炎等。
3. 細胞學檢查:正常情況下,成人腦脊液中的紅細胞數(shù)為0,白細胞數(shù)不超過5個/mm3。當出現(xiàn)大量紅細胞時考慮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白細胞數(shù)量增加且以中性粒細胞為主提示細菌性腦膜炎;淋巴細胞增多則可能與病毒性感染相關。
4. 蛋白質含量:正常成人24小時內(nèi)腦脊液總蛋白量約為15-45mg。如果蛋白質水平顯著升高,可能是由于炎癥反應、腫瘤浸潤等原因引起。
5. 糖類檢測:正常情況下,腦脊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大約是血漿中的一半左右。若低于此范圍,則可能與細菌性或真菌性腦膜炎有關;而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較高的腦脊液葡萄糖水平。
6. 其他特殊檢查:如墨汁染色用于檢測隱球菌,抗酸桿菌染色可幫助診斷結核性腦膜炎等。此外,還有PCR技術、免疫學方法等可用于特定病原體的快速鑒定。
以上就是關于腦脊液檢查常見異常結果的一些介紹,具體還需要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及其他輔助檢查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準確診斷。
學員討論(0)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