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學》是考試要求掌握的科目,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補瀉,希望對2020年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生有所幫助。
補瀉是針對虛實病情起作用的兩種藥性。疾病的過程,盡管是千變萬化的,但簡而言之,都是邪正斗爭的反應。雖然疾病的癥狀表現(xiàn)非常復雜,但都可用“虛”“實”加以概括。能夠改善虛實病情,減輕或消除虛實證狀的藥性作用,就以補瀉概之。
對于藥物的補瀉性能,早在《內經》已有許多論述。如在“陰陽應象大論”中有“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鋵嵳?,散而瀉之?!獙嵰藳Q之,氣虛宜掣引之”等論述。在“臟氣法時論”中,更對五臟之苦欲,提出了用五味補瀉的治療法則。如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挠?,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瀉之?!⒂?,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斡眨笔乘嵋允罩?,用酸補之,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咸瀉之?!焙笫泪t(yī)家對于藥物的補瀉性能論述更多。如張子和謂:“五臟各有補瀉,五味各補其臟。……五谷、五菜、五果、五肉皆補養(yǎng)之物也。實則瀉之,諸痛為實,痛隨利減,芒硝、大黃、牽牛、甘遂、巴豆之屬,皆瀉劑也?!庇缮峡梢姡秲冉洝费匝a瀉,是以臟腑苦欲論補瀉,而后世言補瀉,則是以扶正祛邪論補瀉。明清醫(yī)家對于藥物的補瀉性能,論述更多:如李時珍的“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更系統(tǒng)地論述了各臟腑的補瀉藥物??梢姎v代醫(yī)家,都很重視藥性的補瀉。
補瀉的藥性作用,甚為廣泛復雜,但簡而言之,仍可從兩方面加以概括:
補性藥物的作用:主要是補益人體的虧損,增強機體的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機能,改善虛弱癥狀。諸如益氣、補血、滋陰、壯陽、生津、安神、填精、益髓等類藥物,都是屬于補性的藥物。
瀉性藥物的作用:主要是祛除外邪與致病因子,調整機體和臟腑功能,以制止病勢的發(fā)展。諸如解表、瀉下、行氣、活血祛瘀、利水滲濕、祛痰、消導等類藥物,都是屬于瀉性的藥物。
然而,藥物的補瀉作用,并非單補單瀉,往往是錯綜復雜的。一種藥物往往有多種作用,其中有些作用屬補性作用,而有些作用屬瀉性作用。隨著不同的配伍應用,而顯現(xiàn)不同的補瀉作用。如桂枝,發(fā)汗解肌屬于瀉性作用,而溫陽、通陽則屬于補性作用。又如茯苓,利水滲濕屬于瀉性作用,而健脾安神則屬于補性作用。
在中醫(yī)的治法中,補瀉是兩大治療法則。藥物補瀉作用在臨床的應用,首先辨清病情的虛實,一般虛證用補性的藥物,實證用瀉性的藥物。如氣虛、血虛的虛證,當用補氣、補血的補益藥來治療;而氣滯、血瘀的實證,則當用理氣、活血祛瘀等瀉性的藥物來治療。同一寒證,有陰盛的實證和陽衰的虛證之別,陰盛的實證,當用祛散寒邪的瀉性藥物來治療;而陽衰的虛證,則又當用扶助陽氣的補性藥物來治療。同一熱證,也有陽盛與陰虛的不同,陽盛的實熱證,當用清熱瀉火的瀉性藥物治療,而陰虛的虛熱證,則當用養(yǎng)陰生津的補性藥物來治療。但是疾病的虛實并非單一的,往往虛中挾實,或實證兼虛,臨床治療又當虛實兼顧,補瀉并用?;蚍稣嬉造钚?,或祛邪兼以扶正??傊?,當根據(jù)邪正的消長,虛實的變化而酌性應用。此外,臨床上又有“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以及“以瀉為補”,或“以補為瀉”的用法,這又是補瀉藥性在臨床上的靈活應用。
- · 主治勞倦傷脾所致的發(fā)熱,后世稱為“甘溫除熱法”的方劑是(補中益氣湯)
- · 半夏瀉心湯——體現(xiàn)調和寒熱,辛開苦降治法的代表方為(半夏瀉心湯)
- · 止血藥、活血化瘀藥——有涼血止血散瘀之功,尤宜用于尿血的藥物是
- · 祛風濕藥知識點多記不???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藥學核心考點來減負
- · 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
- ·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 ·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
- ·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指的是?陰病治陽和寒者熱之如何區(qū)分?
- · 2020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調和腸胃:半夏瀉心湯考點速記及模擬試題
- · 2020年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全真模擬卷第一套第二單元B型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