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采集后是醫(yī)學檢驗技士考試可能涉及到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相關知識點,供考生參考。
標本采集后應該及時檢測,不要存放。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放置時間對結果的影響因檢測項目不同而異,也與保存條件有關。例如尿常規(guī)應在2小時內完成,否則應存放于冰箱內,但也須在4小時內檢測完畢。不加氟化鈉又未分離的血樣本中葡萄糖將以每小時分解7%速度降低。測定酶活性的標本應及時檢測。淀粉酶是最穩(wěn)定的放置25攝氏度周或4攝氏度下一個月內該酶仍穩(wěn)定。測定ALT、AST的血清在4攝氏度下也僅能保存三天負20攝氏度可保存一個月。CK最不穩(wěn)定,在室溫下2-4小時后酶活力即明顯下降,即使置4攝氏度下24小時酶活力測定結果也有差異,其中CK-BB同工酶更不穩(wěn)定,應即時檢測。酸性磷酸酶只有將血清先酸化至PH6然后置冰箱才能使酶活性穩(wěn)定,否則酶活懷損傷很大。但也并不是所有測酶的血清存放在低溫都可保存其活性,例如測定LD的血清存放冰箱中可使輥個亞基解聚,使其活性明顯下降,相反放在室溫中24小時仍穩(wěn)定。因此必須了解待測項目存放條件、溫度、時間等。一般試劑盒的說明書及參考書內均有介紹請仔細閱讀,嚴格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