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郎景和教授的講座題目是“子宮內膜異位癥與腫瘤”。主要內容如下:
子宮內膜異位癥(EM)是良性疾病,但臨床上具有轉移、侵襲和復發(fā)等惡性行為。21世紀以來,對內異癥的認識上升到新層面,目前認為其為子宮內膜疾病、干細胞/祖細胞疾病、瘤樣病變,且與惡性腫瘤相關。內異癥惡變約80%發(fā)生在卵巢,稱為內異癥相關的卵巢癌(EAOC),主要病理類型為透明細胞癌和子宮內膜樣癌,通常發(fā)病年齡輕、期別早,預后較好。卵巢外內異癥相關的癌瘤(EOEAC)非常少見,腺癌為主,亦可是肉瘤或其他類型。典型EM-不典型EM-癌癥可能是內異癥惡變的過程,異位內膜化生-增生-癌是個移行程序。當出現卵巢內異囊腫過大,直徑大于10cm或有明顯增大的趨勢;絕經后又復發(fā),疼痛節(jié)律改變,痛經進展或呈持續(xù)性腹痛;血清CA125過高(大于200KIU/L)等情況,需要臨床警戒,考慮惡變可能,因此應常規(guī)檢查標本,必要時送冰凍切片。內異癥早診斷早治療是防治惡變的最好策略。手術是基本和首選治療,特別是腹腔鏡手術;不主張“試驗性治療”,特別是“長期”試驗性治療;尤其警惕絕經期患者,以防耽誤病情,漏診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