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

切換欄目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 > 醫(yī)學萬花筒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胡剛神經藥理學

2015-03-18 14:35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胡剛神經藥理學

9月26日上午,在十六屆全國神經精神藥理學學術會議上,來自南京中醫(yī)藥大學胡剛教授以“對我國神經藥理學研究的一些思考”作了大會主題報告。

胡剛教授長期以來從事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神經藥理學和神經生物學研究,報告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精辟的分析:一、基礎神經藥理學研究;二、基于疾病的神經藥理學研究;三、新技術對神經藥理學研究的挑戰(zhàn);四、基于美國腦研究計劃的思考。

首先胡剛教授介紹自己2006年以來所做的學術研究,他指出,神經藥理研究不僅研究單一的神經元,強調膠質細胞、遞質在神經藥理學的重要作用,也不能忽略神經元的作用。

報告還講述了疾病的神經精神研究主要包括腦卒中、帕金森綜合征(PD)和阿爾茨海默綜合征(AD)以及代謝性炎癥相關性疾病,并且指出2015年全世界將對抑郁癥自閉癥等進行重點研究。

神經藥理學研究中,CRISPR、基因組編輯及單細胞測序的研究尤為重要。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快速發(fā)展的CRISPR技術相比于ZFNs和TALEN、CRISPR/Cas應用于基因組靶向實驗的真核細胞中,表現(xiàn)出的效果尤為突出。

胡剛教授基于美國腦計劃的研究,提出我國需側重社會需求,聚焦于腦工作原理和腦重大疾病相關的前沿領域的“腦計劃”誕生。

退出
會 搜
特別推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