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一切始于經絡:
經絡是中醫(yī)特有的一個名詞,經絡學說是整個中醫(yī)醫(y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之一,是人體針灸和按摩的基礎。簡單的講,經絡就是一個通道,經由它運行氣血、聯(lián)系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tǒng)。下面來詳細說說。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人體運行氣血,聯(lián)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內外上下,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系統(tǒng)。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絡分為經脈和絡脈兩類,其區(qū)別在于:經,有路徑之意。經脈是經絡系統(tǒng)的主干,多循行于人體的深部,有固定的循行部位,多為縱行。絡,有網絡之意,絡脈是經脈的小分支,可循行于淺表,縱橫交叉,網絡全身,無處不至。
經脈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是經絡系統(tǒng)的主干。主要有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
十二經脈又稱十二正經,與奇經相對而言。十二經脈包括手三陰經、手i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十二條。是經絡系統(tǒng)中的主體部分,與臟腑有直接的絡屬關系。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八脈包括我們熟知的任督二脈即督脈、任脈,另外還有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合稱為奇經八脈。具有加強十二經脈聯(lián)系和調節(jié)十二經脈氣血的作用。十二經別是十二經脈別出的有一定循行特點的另一類經脈,是十二經脈的最大分支。十二經別分別起于四肢肘膝關節(jié)以上部位。具有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里兩經的聯(lián)系和補充十二經脈循行的作用。
絡脈是經脈的小分支,有別絡、浮絡、孫絡之分。浮絡是浮行于人體淺表部位的絡脈。孫絡是最細小的絡脈,亦稱孫脈。別絡是絡脈中較大者,十二經脈與督任二脈各分出一支別絡,加上脾之大絡,合為十五別絡。別絡有本經別走鄰經之意,具有加強聯(lián)系和滲灌氣血的作用醫(yī)學教*育網。
除經脈和絡脈之外的連屬部分主要包括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與筋肉和體表的連屬部分。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于筋肉、關節(jié)的部分。具有連綴四肢百骸,主司關節(jié)運動的作用。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在體表一定部位上的反映區(qū)。把全身皮膚劃分為十二個部分,分屬于十二經脈,而稱為十二皮部。
經絡系統(tǒng)對各種刺激具有感應和傳導的作用。經絡系統(tǒng)是氣血運行的通道,通過經氣的流注,將人體內外的各種刺激反應進行傳遞。經絡對針刺、熨灸、按摩、推拿等的刺激,有靈敏的感應與傳導作用。如針刺療法中的“得氣”,“行氣”,使“氣至病所”,就是經絡對治療的感應傳導作用的體現。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