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與藥學研究組織機構(gòu):
《藥學與臨床研究》編輯部已建立了覆蓋藥學各分類及醫(yī)學各專業(yè)的審稿專家?guī)欤?00多人)和編委會。審稿專家和編委會是《藥學與臨床研究》學術水平的重要保證。
《藥學與臨床研究》編委會是編輯部的強大后盾,其職責是把握報道方針及選題方向,審定論文學術水平,指導編輯出版工作,保證刊物學術水平和質(zhì)量。自創(chuàng)刊以來,《藥學與臨床研究》共有四屆編委會,歷屆編委會成員中醫(yī)藥行業(yè)專家,如彭司勛、王明貴、蔡寶昌、朱東亞等均擔任過(或正在擔任)《藥學與臨床研究》的重要職務。2010年進行了編委會換屆工作,成立了新一屆的編委會。本屆編委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973首席科學家和知名專家、教授組成。
《藥學與臨床研究》自創(chuàng)刊以來刊登了不少專家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學者的優(yōu)秀論文。如中國藥科大學學報主編彭司勛院士(1996,1),中藥炮制專家葉定江教授(1996,2),中國藥科大學黃文龍教授(1998,1),中國藥劑學會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平其能教授(1999,4),中國藥學會醫(yī)院藥學副主任委員談恒山主任(1999,1;2005,2),中國藥學會藥物化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尤啟冬教授(1999,1;2001,3),中國藥學會微生物專業(yè)委員會原主任委員顧覺奮教授(2003,3),復旦大學藥學院主任博士生導師蔡衛(wèi)民教授(2002, 3),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局長邵明立(2005,1)等。
《藥學與臨床研究》編輯部重視并進行了作者和評審者隊伍的組織與篩選工作,加強與編委會及審稿專家的聯(lián)絡,使稿件學術水平有了充分的保障。近年來《藥學與臨床研究》刊登的論文獲得各類基金資助的項目占25%左右,2010年影響因子為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