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雜音的特性是什么?如何根據雜音發(fā)生的部位和性質推斷不同病變?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專門整理了心臟雜音的最響部位與雜音的性質如下,希望對各位考生備考復習有所幫助。
聽到雜音時,應根據最響部位、出現時期、性質、強度、傳導方向,以及雜音與體位、呼吸、運動的關系等,分析、判斷雜音的臨床意義。
(一)最響部位:雜音最響部位因其產生部位及血流方向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在某瓣臘聽診區(qū)最響的雜音由該瓣膜的病變產生。例如,雜音在心尖部最響,提示病變在二尖瓣;雜辛在主動脈瓣區(qū)或肺動脈瓣區(qū)最響,提示病變在主動脈瓣或肺動脈瓣:雜音在胸骨下端近劍突但左或偏右處最響,提示病變在三尖瓣。胸骨左緣第3、第4肋間聽到響亮、粗糙的收縮期雜音則可能為室間隔缺損。
(二)雜音的性質:病變性質不同,雜音的性質亦不同。臨床上習慣地將聞及的雜音用生活中聽到的聲音加以形容。一般分為吹風樣、隆隆樣(或雷鳴樣)、嘆氣樣(或潑水樣)、機器聲樣及樂音樣等;根據雜音的性質又分為粗糙、柔和。
臨床上可根據雜音發(fā)生的部位和性質,推斷不同的病變。
如:
心尖區(qū)粗糙的吹風樣收縮期雜音,常提示二尖瓣關閉不全;
心尖區(qū)舒張中、晚期隆隆樣雜音是二尖瓣狹窄的特征性雜音;
主動脈瓣第2聽診區(qū)嘆氣樣舒張期雜音,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胸骨左緣第2肋間及其附近機器聲樣連續(xù)性雜音,見于動脈導管未閉;
樂音樣雜音,聽診時其音色如海鷗鳴或鴿鳴樣,常見于感染性心內膜炎及梅毒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感染性心內膜炎時,由于贅生物生長或脫落、瓣膜穿孔、腱索斷裂等,在病程中雜音性質會發(fā)生改變。
一般來說,器質性雜音常是粗糙的,而功能性雜音則較為柔和的。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考試精華知識點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欄目!我們提供專業(yè)的備考經驗技巧、精煉的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