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主講:網校老師 6月11日19:00-21:30
詳情
主講:網校老師 6月12日19:00-21:00
詳情子宮頸癌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方法分別具體是怎樣的?這個知識點是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需要掌握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復習掌握。
1.臨床表現
早期常無明顯癥狀和體征。一旦出現癥狀可表現為接觸性出血(性交后或陰道檢查后),絕經后間斷少量出血或血性白帶。宮頸檢查可表現為糜爛、潰瘍或乳頭狀突起,觸之易出血。病變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癥狀明顯,最常見的是陰道流血,量可多可少;陰道排液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樣或米泔樣,有腥臭味。宮頸檢查可見菜花樣結節(jié)或潰瘍、空洞,癌組織脆、硬、易脫落出血。有宮旁轉移時,可觸及宮旁增厚、變硬或腫物;有陰道轉移時,可見陰道表面不平、硬、脆并彈性減退,觸之易出血;癌細胞侵犯周圍組織,如侵犯膀胱或直腸,可出現尿血、便血及大、小便困難;如侵犯神經,可出現腰骶、腹部或下肢痛。晚期可出現繼發(fā)感染、貧血及惡病質。
2.診斷方法
(1)宮頸細胞學檢查:是普查中最常用、簡便、有效的方法,準確率高,90%~95%的早期宮頸癌都能通過細胞學檢查被發(fā)現,目前最常用的是細胞薄片技術。
(2)陰道鏡:可提高宮頸細胞學和活檢取材部位的準確性。
(3)活體組織病理學檢查:宮頸癌的病理診斷是宮頸癌的確診方法。
(4)宮頸錐切術:可提高病理診斷準確率和明確有無浸潤及浸潤范圍。
(5)其他診斷方法:如熒光素檢查法、細胞組織化學檢查法等。
推薦閱讀:
點擊查看!2020全科主治醫(yī)師備考必備知識點匯總(二)
以上內容“子宮頸癌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方法分別具體是怎樣的?”由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還有更多關于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政策動態(tài)、精煉知識點及備考經驗都在醫(yī)學教育網,助力你的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備考!
主講:網校老師 6月11日19:00-21:30
詳情主講:網校老師 6月12日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