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

切換欄目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寶典 > 中醫(yī)基礎 > 藏象學說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臟腑的關系

2011-03-02 10:53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以六腑相配合,以氣血精津液為物質基礎,通過經絡使臟與臟、臟與腑、腑與腑密切聯系,外連五官九竅、四肢百骸,構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此即五臟一體觀。五臟是人體生命的中心,與人體各組織器官和生命現象相聯系。如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等六腑,為五臟之表;脈、皮、肉、筋、骨五體,為五臟所主;面、毛、唇、爪、發(fā)五華,為五臟所榮;舌、鼻、口、目、耳及二陰五官九竅,為五臟所司;喜、憂、思、怒、恐五志,為五臟所生;神、魄、意、魂、志五神,為五臟所藏;汗、涕、淚、涎、唾五液,為五臟所化等等,它們又與五臟一起分屬于五行,并按照五行生克制化,乘侮勝復及五行互藏的規(guī)律而運動變化。五行系統的生克制化,亢害承制不是單向的、垂直的鏈,也不是首尾相銜的環(huán),而是一種球狀的網。五行之間是一種復雜的網絡狀態(tài)。因此,五臟的生克制化,亢害承制是一個復雜的立體網絡結構。每一臟都具有五臟的部分功能,也是五臟的縮影和統一體。此即“五臟互藏”之意。故曰:“凡五臟之氣必互相灌溉,故各五臟之中,必各兼五氣”(《景岳全書·真臟脈》)。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上一條·五臟的定義

下一條·六腑的定義

退出
會 搜
特別推薦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書店
  • 名師編寫
  • 凝聚要點
  • 針對性強
  • 覆蓋面廣
  • 解答詳細
  • 質量可靠
  • 一書在手
  • 夢想成真
網絡課堂
40多類,1000多門輔導課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