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病證莫要慌,四十二病記端詳。
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為主方。
感冒寒熱濕三種,荊防銀翹香薷湯。
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熱菊燥杏桑。
痰濕二陳熱清金,肝火瀉蛤陰麥湯。
唯有哮證分五般,寒射熱定肺玉屏。
脾虛當用六君子,腎虛金匱腎氣湯。
喘證五種更好記,麻黃麻杏石甘湯。
痰熱郁肺用雙皮,肺虛生麥腎桂黃。
肺脹五般莫漏記,氣虛平喘真虛陽。
痰濁壅肺蘇養(yǎng)親,痰熱婢夏痰滌湯。
肺癆陰虧用月華,火旺秦鱉固金湯。
陰耗保真白術散,陰陽兩虛大補天。
胸痹此處分七種,寒凝心脈當四湯。
氣滯柴胡疏肝散,痰濁栝薤瘀逐湯。
心氣保元合甘麥,心陽參附陰天王。
心悸此處俱七種,安神定志歸脾湯。
火旺連阿桂甘龍,水飲凌心苓桂術。
心血瘀阻請?zhí)壹t,痰火黃連溫膽湯。
胃痛七般不好記,寒邪客胃用姜糖。
停食保和肝柴疏,郁熱化肝此病除。
瘀血失笑調營飲,陰虧一貫虛建黃。
六種泄瀉拉肚子,濕熱芩連寒藿香。
保和痛瀉何時用,參苓白術四神丸。
痢疾也可分六種,毒用白頭熱芍湯。
寒用胃苓陰駐車,休用連理虛桃湯。
良附大承治腹痛,氣滯柴胡小建中。
飲食積滯用保和,重用枳實導滯湯。
脅痛只可分四種,肝用柴疏瘀復元。
肝膽濕熱用龍膽,肝陰不足一貫煎。
黃疸更須四般記,熱重茵陳犀急黃。
陰黃茵陳術附用,濕重于熱茵五方。
六種鼓脹有何難,氣滯柴疏實脾寒。
中滿分消治濕熱,調營六味責之肝。
脾腎陽虛附理中,濟生腎氣合此方。
積聚五種逍遙肝,食滯六磨氣柴疏。
瘀血六君加膈下,正虛八珍合化積。
水腫六般越水泛,水濕五苓毒麻連。
脾虛實脾腎濟生,浸漬五皮熱疏鑿。
六種淋證何人患,石石熱八勞無比。
氣用沉補血小知,膏淋程氏膏淋湯。
三種消渴上消消,中消玉女下六金。
癭病四種更須治,痰結玉壺氣海舒。
心肝陰虛天補愈,肝旺梔子清肝湯。
眩暈六般天亢陽,痰濁半白火龍湯。
阻竅活血虛歸脾,脾腎陰虛左歸湯。
八種頭痛有何難,風熱芎芷寒川芎。
肝陽天麻濕羌勝,腎虛補氣虛八珍。
痰濁頭痛半白天,瘀血通竅活血湯。
唯有中風不需記,一曰虛中二曰肝。
虛用秦艽上擾鎮(zhèn),陽閉涼開陰蘇合。
脫用參附半還五,鎮(zhèn)肝熄風莫糊涂。
語言不利卻分三,風痰阻絡解語丹。
腎虛精虧地黃飲,口歪眼邪牽正散。
痹癥不惟風寒濕,防風烏頭薏苡仁。
風濕熱痹桂白虎,痰瘀桃仁虧獨寄。
不寐肝郁用龍膽,陰虛阿膠加黃連。
心脾兩虛用歸脾,痰熱溫膽氣虛安。
四種鼻衄要記熟,桑菊玉女此中求。
肝火上炎尤龍膽,氣血虧虛歸脾留。
齒衄虛用清肝飲,胃火熾盛清胃散。
咳血燥傷用桑杏,肝犯肺瀉合黛蛤。
陰虛百合固金治。吐血瀉龍歸脾完。
便血地榆黃土湯。尿血薊知無歸方。
紫斑犀茜歸脾治,郁用柴丹半厚湯。
其中虛癥滋歸麥,嘔吐六種分虛實。
藿保半厚理中麥,便秘麻磨濟芪湯。
四種腰痛不稀奇,濕熱四妙身痛瘀。
寒濕甘姜苓術用,腎虛卻要左右歸。
虛勞十四莫慌張,各有各的代表方。
稍有留意應詳盡,何須此處添荒唐。
機磷中毒概四種,犯腦滌痰熱銀黃。
杞菊參苓無大用,若無解毒病乖張。
腸癰三期看癰膿,大黃薏苡大陷胸。
頸椎寒用桂附湯,舒筋溫膽歸脾天。
痄腮柴普清龍用。急驚銀黃琥珀丸。
小兒泄瀉不贅述,疳證六種記端詳。
資消八石瀉防用,絕經左右二仙湯。
崩漏三虛二為實,左歸大補用固沖。
血熱清熱固經治,血瘀逐瘀止崩湯。
中醫(yī)臨證也不難,難在辨證用藥間。
各位網友要細心,妙手回春美名傳。
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上一條·成藥代替不了湯劑
下一條·用偏方先讓中醫(yī)把把關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010 82311666
400 650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