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水八角

2011-07-21 16:53 醫(yī)學教育網
|

  【出處】出自《分類草藥性》。

  【拼音名】Shuǐ Bā Jiǎo

  【英文名】Rhizoma Begoniae Pedatifidce

  【別名】花雞公、一口血、楓香細辛、蜈蚣七、血蜈蚣、虎爪、水黃連、水蜈蚣、風吹不動、酸猴兒。

  【來源】藥材基源:為秋海棠科植物掌裂葉秋海棠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gonia pedatifida Levl.采收和儲藏:9-10月采挖,除去莖葉、根須及泥沙,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多年生肉質草本,高35-40cm.無莖,根狀莖粗而橫走。通常有1-2葉;葉柄超過葉片長近2倍,疏被褐色長柔毛;葉片近圓形,長寬各12-15cm掌狀深裂達基部不遠處,基部心形,近對稱;裂片5-6,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兩側1片較短,中部的最長,再分裂,邊緣有疏鋸齒。2歧聚傘花序有5-6花,總花梗從根莖生出,長25-34cm,無毛;花淡紅色,直徑3-4cm,雄花花被片4,2大2小;雌花花被片5,4大1小,寬卵狀李鵬圓形;子房2室。蒴果有3翅,其中有一翅特中輥大,長圓形,長寬約1.2cm.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的陰濕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栽培】生物學特性 培溫暖、潮濕、涼爽的環(huán)境。怕烈日直射,耐濕,忌干旱。以含腐殖質豐富而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飽滿的種子,曬干后即播種。種子與草木灰或細土拌均勻撒播于苗床上,覆細土0.5cm,蓋草,澆水保濕。出苗揭去蓋草,待苗高10cm左右,按行株距30cm×30cm開穴,每穴栽2-3株,緊壓,澆足定根水。

  田間管理 幼苗出土后,有時中耕除草,每年春夏間和秋冬間各追施草木灰、廄肥或堆肥1次,種植地要經常保持半蔭蔽和潮濕的生長環(huán)境。

  【性狀】性狀鑒別 根莖粗而橫走,呈不規(guī)則長塊狀,長2-6cm,直徑0.5-1cm.表面紅棕色或棕褐色,密生須根,并有鱗片及芽。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顯淺黃色,略帶褐色。氣微,味酸。

  【性味】味酸;性涼

  【功能主治】活血目血;利濕消腫;止痛;解毒。主治吐血;尿血;崩漏;外傷出血;水腫;胃痛;風溫痹痛;跌打損傷;瘡癰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研末,6-9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各家論述】1.《分類草藥性》:治黃腫。

  2.《四川中藥志》:能散血止血。治腎病黃腫、蛇咬傷及婦女火疳、熱疳。

  3.《江西草藥》:祛風活血,利水消腫。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xiàn)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