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免費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全國中草藥匯編》:鋸齒草
【拼音名】JùChǐCǎo
【別名】五月蓮、齒葉泥花草
【來源】玄參科母草屬植物齒葉母草Linderniaciliata(Colsm.)Pennell[Ilysanthesserrata(Roxb.)Urban],以全草入藥。夏秋采集,多鮮用。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瘀消腫,止痛。用于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產(chǎn)后瘀血腹痛;外用治瘡癤腫痛。
【用法用量】1~2兩,水煎服,或鮮草搗汁服;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華本草》:鋸齒草
【拼音名】JùChǐCǎo
【別名】五月蓮、齒葉泥花草、旱田草、地下茶
【來源】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刺齒泥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nderniaciliata(Colsm.)Pennell[GratiolaciliataColsm.;Ilysanthesserrata(Roxb.)Urban]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切段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10-20cm.多分枝,披散,下部常伏地,最下一節(jié)有不定根。葉對生;無柄或有極短而抱莖的葉柄;葉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1.5-4.5cm,寬0.3-1cm,先端急尖或鈍,邊緣有密而帶芒的鋸齒,齒緣略角質(zhì)化而稍彎稍變厚,兩面均無毛??偁罨ㄐ蝽斏?,長3-6cm;花對生,具短梗;苞片披針形,花梗有條紋,無毛;花萼5深裂,裂片披針形,有尖刺,邊緣膜質(zhì);花冠小,淺紫色或白色,長0.7cm,管細,向上稍擴大,上唇卵形,下唇3裂,與上唇等長,中裂片大,向前凸出;雄蕊4,2枚退化在下唇基部凸起為褶襞;花柱與可育雄蕊等長。蒴果長莢狀圓柱形,先端有短尖頭,長約為宿存萼的3倍。種子多數(shù),不整齊的三棱形?;ā⒐谙募局炼?。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稻田、草地、荒地和路旁等低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瘀消腫。主毒蛇咬傷;瘡癤腫毒;跌打損傷;產(chǎn)后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0-60g;或鮮草搗汁服。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天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