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辨證論治 > 中醫(yī)兒科 > 正文

小兒咳嗽外治妙法

2010-08-13 20:41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小兒咳嗽很常見,現(xiàn)介紹幾種小兒咳嗽的外治妙法:

  一、敷足

  1.石膏6克,枳實10克,瓜蔞12克,明礬、冰片各3克。將上述藥材研成細末混合均勻,加凡士林調為糊狀,外敷患兒雙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換,連敷5~7天。此法可清熱宣肺,化痰止咳。

  2.吳茱萸10克,法半夏6克,研成細末,加醋適量調為糊狀,外敷雙足心涌泉穴,并用棉布包好,24小時一換,連敷3~5次,伴喉間痰鳴者,可加風化硝10克,其效尤佳。此法可化痰止咳。

  二、足浴

  1.將生姜30克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放入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次一劑,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鐘,連續(xù)2~3天。此法可溫肺散寒。

  2.麻黃、杏仁、甘草各5克,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將上述藥材如上法足浴,每次15~30分鐘,每日2~3次,每日一劑,連續(xù)3~5天。此法可清熱宣肺,止咳化痰,適用于肺熱咳嗽。

  三、填臍

  1.枯礬、皂莢各3份,牽牛子、杏仁、梔子各2份,共研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適量,取蔥白1~3根搗爛,加蛋清少許,與上述藥末調為稀糊狀,外敷肚臍孔處,用布覆蓋并用膠布貼好,每日換藥一次,連續(xù)7~10天。此法可止咳化痰。

  2.紫蘇、防風、半夏、茯苓各4份,陳皮3份,甘草、杏仁各2份,白芥子1份,共研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適量,用清水少許調為稀糊狀,外敷于肚臍孔處,用布覆蓋并用膠布貼好,每日換藥一次,連續(xù)5~7天。此法可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