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早在1914年,Starling證實如果心室的灌注壓力增加,則心臟的排血量也增加,稱之為Starling心臟定律。Starling的實驗是記錄下腔靜脈的壓力,在正常的心臟它和右房的壓力相等,也和右心室的舒張末期壓力相仿。后來的實驗用導管記錄左心室的壓力,也完全證實當初Starling實驗的正確性,當心室舒張壓逐漸增高(它反映心室舒張末期容積的增加和心肌纖維的被動延長),心室排血量也逐漸增加,當排血量達到高峰后,進一步的心室舒張壓增高反而促使心排血量下降。
Starling定律反映了心臟的一個重要的代償功能,即增加心室的舒張末期容量可以增加心臟的每搏排血量。如在運動時,全身的循環(huán)加快,每分鐘(或每搏)的回心血量增加,使心室的舒張末期容積及壓力增加,心排血量相對增多,以適應(yīng)運動的需要。
但Starling的實驗只注意到心排血量的一個方面,未注意到心室腔內(nèi)壓力的改變。1961年Sarnoff等指出,心室收宿不單是排出血量并且產(chǎn)生壓力。實驗證明心室舒張壓力的增加(心室舒張末期容量的加大)使心室的最大收縮壓增高。如圖2-6所示,心室收縮壓力和舒張容積的關(guān)系也和Starling曲線相仿,隨著容積的加大而增長,直到高峰后,心室舒張容積進一步的增加,反而使收縮壓力降低。
心腔內(nèi)收縮期壓力的產(chǎn)生及其大小是衡量心室功能重要的指標之一,因為心室的作工是由以下的公式計算的:
每搏作工=心室腔內(nèi)壓力×每搏排血量
通常我們稱心臟的功能,即指心臟的作工能力的大小,醫(yī)學教|育網(wǎng)|收集整理心室每搏的作工和心室舒張末期壓力的關(guān)系。心室腔內(nèi)壓力的大小對心肌耗氧量的重要性更為突出,心室肌收縮產(chǎn)生壓力所耗的氧比起排血所需氧要大得多。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