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1.努力做到及早發(fā)現,及早檢查
早期診斷是全面提高治療效果的根本出路。
隨著社區(qū)醫(yī)療的擴展,定期體格檢查的落實,有可能早期發(fā)現某些高危對象;結合多項實驗室檢測包括基因診斷,加上多科室協作,力防疏漏、誤診;梗阻性黃疸并不一定是早期表現,應抓緊有關影像學手段(尤其MRCP、PET)的掃察,進一步確定病變的定位診斷,使治療性外科措施早期得以施行,扭轉被動局面"而對實際病變的判斷及各種手術方式的選擇,強調把術前檢查同手術的全面探查結合起來,綜合分析,作出正確的決策。
2.要重視圍手術期治療
術前準備除了重視體能消耗和水鹽、營養(yǎng)狀態(tài)的支持、補充以外,對較長時間,深重黃疸尤其是可能采用大范圍肝、膽、胰切除手術的病人,術前對肝功能的評估并結合具體對象作出分析十分重要,以增加主動性,減少盲目性。有時手術探查,局部情況尚可切除的,而全身情況和肝臟儲備狀態(tài)可能是難以承受的,即應放棄切除的努力。反之,有時局部條件似難以處理的病灶,但在術前有充分準備的病人,復雜的大手術仍可以平穩(wěn)渡過??梢?,充分有效的術前準備是保證手術實施的安全和減少并發(fā)癥,降低手術死亡率的前提。常用和主要的指標包括:
肝臟的基本功能狀態(tài):總膽紅質在256μmol/L以上;血清白蛋白在35g/L以下;清瘦、營養(yǎng)不良;凝血酶原活動度低于60%,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大于6秒,且注射維生素K一周后仍難以糾正等都是肝功不良的硬指標,此時不宜合并施行肝手術,尤其禁忌半肝以上的肝或胰切除手術"病程長的病例,尤應慎重。吲哚氰綠廓清試驗(ICGR)沿用已久,依然實用。這種染料肝細胞攝取后經膽汁排泄"既不與肝細胞結合,又不參與肝腸循環(huán),無毒,在高膽紅素血癥時亦可應用。一次注入ICG0.5mg/kg體重,10-15分鐘后測血中潴留率,應低于10%.正常人每分鐘清除率為14%~28%.應用CT測出全肝體積!擬切除肝體積,計算出保留肝的體積,特別適用于對擬行擴大的肝門膽管癌根治性切除。
以上是術前肝功能評估的基本內容,十分重要,應予重視。
3.術前減黃、引流的爭論
不主張減黃、引流:
?。?)減黃術后病死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未降低;
?。?)術前經內鏡鼻膽管引流(ENBD)難以成功;
(3)術前經皮肝穿刺膽道外引流(PTECD)并發(fā)癥尤其嵌閉性膽道感染的威脅大。
主張減黃、引流:
?。?)擴大根治性切除術需良好的術前準備、減黃很必要;
(2)術前減壓3周,比1周、2周都好;
?。?)內皮系統功能和凝血能力有顯著改善;
(4)在細胞水平如前列腺素類代謝都有利于緩解肝損害;
?。?)有利于大塊肝切除的安全性。并指出不減壓的理由是欠說服力的,因為他們的資料中均未包含施行大的或確定性的肝臟手術。這種爭論是有益的"國內對總膽紅素高于256Lmol/L的病例在擬行大的根治術或大塊肝切除術前的減黃、引流,多數亦認為是有益和必要的。
縱觀根治性或擴大根治手術增多的發(fā)展趨勢,須增強診療措施:
?。?)可靠的定位診斷資料;
?。?)可靠的全身和肝功能狀態(tài)的評估;
(3)黃疸時間在1個月以內,肝功能好,不擬大塊肝切除者,術前可不行減黃!引流;
?。?)黃疸重、時間長(1個月以上),肝功不良,需作大手術處理,應先行減黃、引流術;而且,雖減黃引流有效,但各方面情況沒有明顯改善,對擬行大手術的決擇也應慎重;
(5)國外,在減黃成功的同時,有人用病側門靜脈干的介入性栓塞術,以促使病側肝萎縮和健側肝的增生,既利于手術,又利于減少術后肝代償不良的并發(fā)癥,可作借鑒。這些都希望在實踐中總結和成熟。
4.手術決擇的規(guī)范化
這是一個不斷總結,提高的過程,而且需要在學術上,技術上的科學規(guī)范,以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并發(fā)癥,降低手術死亡率,并與術后的綜合治療結合起來,提高臨床治療的科學性,主動性,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一個專題規(guī)范和大面積的調查登記是可行的,在此基礎上的論證與規(guī)范也是必要的。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