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狀態(tài)是檢驗主管技師考試輔導的部分內容,以下是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對這塊內容的整理,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患者的狀態(tài)是影響檢驗結果的內在的生物因素,包括固定的和可變的兩個方面。
1.固定的因素如年齡、性別、民族等等,他們參考區(qū)間是不同的。分析前階段的質量保證工作考慮的主要不是這方面的因素。
2.可變的因素如患者的情緒、運動、生理節(jié)律變化等為內在因素;飲食、藥物的影響等為外源性的因素。其他甚至如采取血標本時體位、止血帶綁扎時間等都可能影響檢驗結果。
?。?)情緒:首先患者對采集標本時的恐懼、緊張,有時造成標本采集的失敗,尤其在骨髓、腦脊液、胸腹水穿刺時,偶而靜脈取血時也可發(fā)生這樣情況。有研究指出,患者處于激動、興奮、恐懼狀態(tài)時,可使血紅蛋白、白細胞增高。
?。?)運動:可使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乳酶脫氫酶(LDH)、肌酸激酶(CK)等一時升高;還可引起血中鉀、鈉、鈣、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變化。
?。?)勞累或受冷、熱空氣刺激,往往可見白細胞的增高。
?。?)體位:
體位從立位到臥位時
Hgb下降4%;Hct下降6%;K下降l%;Ca下降4%;Alt下降7%;AST下降9%;ALP下降9%;IgG下降7%;IgA下降7%;IgM下降5%;TG下降6%;T4下降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