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七鰓鰻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2014-03-04 10:33 醫(yī)學教育網
|

【別名】七星子魚、八目鰻、七星魚、七星鰻

【來源】

藥材基源:為七鰓鰻科動物七鰓鰻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mpetra japonica(Martens)。

采收和儲藏:春至秋季捕撈,風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七鰓鰻,體臺鰻形,光滑無鱗。尾部側扁,體長可達60cm以上,約為頭長的5.2倍。頭圓筒形,口近圓形,呈吸盤狀,邊緣密布乳突。眼發(fā)達,位于頭前部。鼻孔1個,位于頭背兩眼中間。頭兩側眼后各具1行7個分離的鰓孔。肛門位于體后部,具一細管狀突出。肌節(jié)自最后鰓孔至肛門紅75節(jié)。背鰭2個。第1背鰭較低而短,起點距吻端距尾端約相等。第2背鰭較大,中部很高;前、后部漸低,后部與尾鰭相連,鰭條軟而細密。臀鰭很低,始自肛門之后,與尾鰭下葉相連。尾鰭予狀,上下葉約等長。無胸鰭和腹鰭。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體灰青綠色。腹部淺黃色或灰白色,背鰭上部黑色,尾鰭深黑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分時期棲息于海中成長后于4-5月回游至淺水河流中砂礫底產卵。卵極小,每次產卵8萬萬粒,產卵后親魚全部死亡。孵出的幼鰻隨水漂流,常躲藏于泥沙中夜晚出來攝食,經4-5年后開始變態(tài),入海生活數年,再溯河產卵。為食肉性魚類,常以吸盤附于大魚身身,用吸盤內舌上角質齒銼破魚體,吮吸其血肉。

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及松花江等河流中。

【化學成份】

內含維生素(vitamin)A.

魚皮含維生素B1、B12.

【性味】味甘;性溫。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滋補強壯;通經活絡;明目。主口眼歪斜;夜盲癥;角膜干燥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1-2條。外用:適量,鮮口搗敷。

【各家論述】《吉林中草藥》:滋補強壯。治口眼歪斜:七星子魚搗爛涂敷。向左歪敷右面,向右歪敷左面。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