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性味】味辛;性微溫。
【歸經(jīng)】歸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發(fā)汗解暑;化濕利尿。主夏季感冒;中暑;泄瀉;小便不利;水腫;濕疹;癰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搗敷;煎水含漱或熏洗。
【注意】《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熱病汗多表虛者忌用。
【各家論述】1.《貴州民間藥物》:去皮膚濕熱,解表,止痛。治傷風發(fā)熱,止嘔吐。2.《廣西藥植名錄》:治黃疸,疳積,小兒熱瀉,水腫。3.《陜西中草藥》:活血祛瘀,止痛生肌,通竅利膈,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調經(jīng)。4.《貴州草藥》:解表,理氣,利濕。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