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出處】《貴州草藥》
【拼音名】Xiā Xū Cǎo
【別名】綠綠草、草麻黃
【來源】為菊科植物蝦須草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40厘米,中部以下分枝。葉互生,稀疏,線形,長1~3厘米,寬2~3毫米,先端尖,基部狹,全緣,無柄。頭狀花序小,頂生;花少數;總苞鐘形,苞片2層,外層苞片廣卵形,內層苞片稍大;舌狀花3~4朵,白色,雌性;管狀花2~3朵,兩性。瘦果長橢圓形?;ㄆ?~9月。
【生境分布】生于草坡、路旁或田邊。分布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等地。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疏風。
【附方】
①治水腫:綠綠草二兩。煨水服。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②治無名腫毒:綠綠草、野菊花枝葉各一兩。煨水服,一日三次;另取藥渣搗絨,敷患處。
③治風熱頭痛:綠綠草五錢。煨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