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出處】《貴州民間藥物》
【拼音名】Yán Zhī Jiɑ Huā
【來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黃鳳仙花的全草或根。秋季采收。
【原形態(tài)】
黃鳳仙花,又名:牯嶺鳳仙花。
一年生草本,高20~25厘米。莖直立,有深縱溝及翅狀突起。葉互生;葉片卵狀矩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8~11厘米,寬3~4厘米,先端漸尖或鈍,基部楔形,邊緣有圓鋸齒,側(cè)脈約5~7對,明顯。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花梗腋生,長約2厘米,在中部有2枚對生的苞片;萼片2,綠色,卵圓形,有短尖頭,其中1枚較長,先端卷曲;花瓣橙紅色或微帶淡色紋,長3厘米,距短,呈鉤狀,花中部背脊隆起;雄蕊5,圍繞子房,花藥聯(lián)合;子房上位,花柱短。蒴果長橢圓形,無毛。種子鮮紅色?;ㄆ谇锛?。
【生境分布】多生于山巖濕地。分布貴州、江西等地。
【性味】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消積,止痛。
【用法用量】
①治腹痛:巖指甲花根五錢。煎水服。
②治小兒疳:巖指甲花全草二錢。蒸豬肝服。
③治無名腫毒:巖指甲花全草搗爛,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