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出自《藥對》;《本草經(jīng)疏》:豬胰蓋是甘寒滑澤之物;甘寒則津液生,滑澤則垢膩去,故主如書述諸證也。男子多食損陽、薄大腸,其能專在去垢膩,可用以浣垢衣,俗名豬胰子。
【拼音名】Zhū Yí
【英文名】Pig''s pancreas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豬科動物豬的胰臟。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儲藏:宰殺后,剖腹,取出胰臟,洗凈,鮮用或冷藏備用。
【原形態(tài)】豬的品種繁多,達150多種,形態(tài)也有差異基本特微是:軀體肥胖,頭大。鼻與口吻皆長略向上屈。眼小。耳殼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懸蹄。頸粗,項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叢。毛色有純黑、純白或黑白混雜等。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雜食性家養(yǎng)物畜,繁殖力強,孕期約4個月。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均有飼養(yǎng)。
【藥理作用】
1.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胰酶是從豬、牛、羊等胰臟中制取的含有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的消化酶的混合粉末,具有催化蛋白質(zhì)水解成蛋白陳及其衍生物,水解脂肪生成甘油和脂肪酸,水解淀粉生成糊精及麥芽糖等作用,有助消化作用,能促進蛋白質(zhì)、脂肪和淀粉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胰脂酶即使在小劑量也有控制脂痢的作用。
從豬胰中可提取胰高血糖素(glucagon),其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有增加膽汁和胰液分泌;抑制組胺及胃泌素對胃液、腸液分泌的刺激作用;抑制胃腸運動,降低膽囊張力;并抑制腸粘膜對水鹽的吸收。
從豬胰中分離提取的胰解痙肽(pancreatic spasmolytlcpolrpeptid,PSP)具有較強的抑制胃腸運動的作用,能抑制電刺激離體豚鼠回腸的收縮,對家免和小鼠小腸的運動也有抑制作用。此外,PSP能抑制大鼠和貓的胃酸分泌,延緩狗或豬對蛋白質(zhì)水解產(chǎn)物的吸收。
2.對代謝的影響從豬、牛等動物胰臟中提取的胰島素(insulin,Ins)是胰島B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zhì)激素,對機體的物質(zhì)代謝有重要作用。Ins的最主要的作用是降低血糖,能使葡萄糖通過細胞膜進入心肌、骨骼肌等細胞內(nèi),促進葡萄糖氧化供能,促進糖原合成,抑制糖原異生,從而使血糖去路增加,來路減少,使血糖降低。給小鼠皮下注射Ins2U/kg,15min后,經(jīng) 6次測定,血糖均下降50%以上,其中4時和午夜24時血糖分別下降71%和68%.此外,Ins通過抑制脂肪酶而抑制脂肪分解,促進與脂肪合成相關(guān)酶的活性而促進脂肪酸和脂肪的合成。Ins尚能促進蛋白質(zhì)合成,抑制蛋白質(zhì)分解??傊?,Ins對糖、脂肪和蛋白質(zhì)代謝均有重要影響。
胰高血糖素是胰島a細胞分泌的一種多肽激素,其對物質(zhì)代謝的作用與Ins相反,主要是升高血糖,靜脈注射后5min起效,30min血糖可升高50%,作用維持1h左右。升高血糖的機制是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jié)合,激活腺著酸環(huán)化酶(AC),使細胞內(nèi)CAMP含量升高,后者再使磷酸化酶等活化,而促進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血糖升高。Glu也能活化脂肪酶,促進脂肪分解,使血中游離脂肪酸含量增加,并促進肝臟對脂肪酸的代謝。
3.抗炎消腫作用從諸、羊、牛等胰臟制取的胰蛋白酶(trypsin)和從豬胰制取的糜胰蛋白酶(chppotfypsin et trypsin)有抗炎消腫作用,尤其后者發(fā)揮兩種酶的協(xié)同作用,效果更好。豬糜胰蛋白酶對術(shù)后或外傷后的化膿性感染、炎性水腫、血栓腫、炎性粘連、潰瘍和稀釋痰液等,通過其水解蛋白質(zhì)作用,使壞死組織、膿性分泌物和血凝塊等分解、液化、脫落;促使正常組織分泌血清,血清內(nèi)含有非特異性胰蛋白酶抑制物,對正常組織無有害作用,去除異物后更易于肉芽組織生長,加快治愈。豬糜胰蛋白酶尚有激肽樣作用,使用藥部位組織通透性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炎件水腫的吸收。糜胰蛋白酶尚能使纖溶酶原轉(zhuǎn)化為纖溶酶,促進局部血凝塊溶解,有利于血腫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