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炮制威靈仙:揀凈雜質(zhì),除去殘莖,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段,曬干。
酒靈仙:取威靈仙段,用黃酒拌勻悶透,置鍋內(nèi)用文火微炒干,取出放涼。
(每威靈仙100斤,用黃酒12~15斤)
【性味】辛咸,溫,有毒。
①《開寶本草》:味苦,溫,無毒。
②《珍珠囊》:甘。
③《綱目》:味微辛咸。
④《本經(jīng)逢原》:苦辛,溫,小毒。
【歸經(jīng)】入膀胱經(jīng)。
①《本草經(jīng)疏》:入足太陽經(jīng)。
②《本草求真》:專入膀胱,兼入腸、胃等經(jīng)。
③《本草再新》:入肺、腎二經(jīng)。
【功效主治】祛風除濕,通絡(luò)止痛,消痰水,散癖積。
【主治】痛風頑痹、風濕痹痛,肢體麻木,腰膝冷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腳氣,瘧疾,癥瘕積聚,破傷風,扁桃體炎,諸骨鯁咽。
①《唐本草》:腰、腎、腳膝、積聚、腸內(nèi)諸冷病,積年不瘥,服之效。
②《開寶本草》:主諸風,宣通五藏,去腹內(nèi)冷滯,心隔痰水久積,癥瘕痃癬氣塊,膀胱宿膿惡水,腰膝冷疼及療折傷。
③《本草衍義》:治腸風。
④《本草衍義補遺》:痛在上者('上者'一作'上下者')服之。
⑤《本經(jīng)逢原》:痘疹毒壅于上不能下達,腰下脛膝起灌遲者,用為下引。
⑥《南京民間藥草》:鮮根泡酒服治胃痛;和白糖打爛敷腦門處一晝夜,見皮膚生泡即除去,治牙齦腫脹。
⑦《安徽藥材》:搗敷眉心治白喉。
⑧《廣西中草藥》:祛風除濕,通經(jīng)活絡(luò),利尿,止痛。治風濕骨痛,黃疸,浮腫,小便不利,偏頭痛,跌打內(nèi)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搗敷。
【宜忌】本品辛散走竄,久服易傷正氣,氣血虛弱,無風寒濕邪者慎服。
①《海上集驗方》:惡茶及面湯。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②《本草衍義》:性快,多服疏人五臟真氣。
③《本草經(jīng)疏》:凡病非風濕及陽盛火升,血虛有熱,表虛有汗,痃瘧口渴身熱者,并忌用之。
④《本草匯言》:凡病血虛生風,或氣虛生痰,脾虛不運,氣留生濕、生痰、生飲者,咸宜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