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dǎo)
直播課
【采收儲藏】栽后3-4年于夏、秋兩季采收,挖取根部,除掉須根,刮皮,抽去木心,曬干或炕干。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用水洗凈,稍潤后切片,干燥。炒制:取原藥材,用微火炒至變色。酒制:將五加皮片與黃酒拌勻,悶潤至酒盡時,取出,晾干,每五加皮500g,用黃酒60g,亦可用酒洗?!侗静菔鲢^元》:五加皮,剝?nèi)ス?,陰干酒洗,或用姜汁制?
【性味歸經(jīng)】辛、苦,溫。歸肝、腎經(jīng)。
【功效主治】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活血脈。用于風寒濕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虛贏弱;跌打損傷;骨折;水腫;腳氣;陰下濕癢。
【藥用配伍】用于風濕痹痛、筋骨拘攣、腰膝酸痛等癥,對肝腎不足有風濕者最為適用,可單用浸酒服,也可與羌活、秦艽、威靈仙等配伍應(yīng)用。治肝腎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兒行遲等癥,在臨床應(yīng)用上常與牛膝、木瓜、續(xù)斷等藥同用。治水腫、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藥同用。
【用藥禁忌】陰虛火旺者慎服。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用法用量】① 《中國藥典》:4.5~9g.
②《中華本草》:內(nèi)服:煎湯,6-9g,鮮品加倍;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為末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