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美人蕉根|來源|功效

2014-01-22 09:58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來源】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根莖。

【相關藥材】美人蕉花

【植物形態(tài)】美人蕉(《楓窗小牘》),又名:蘭蕉(《農(nóng)圃六書》),水蕉(《生草藥性備要》),蓮蕉(《臺灣府志》),曇華(《藥圃回春》),紅蕉、虎頭蕉、鳳尾花、白芭蕉。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綠色無毛,全株被蠟質(zhì)白粉。具塊狀根莖。地上枝叢生。單葉互生,葉大,具有鞘的葉柄;下部葉片較為長大,卵狀長圓形,長10~30厘米,先端尖,基部闊楔形至圓形,全緣或微波狀。總狀花序,花單生或成對,每花具1苞片,長約1;2厘米;萼片3,長1厘米,綠白色或先端帶紅色;花冠通常紅色,管長約1厘米,裂片3,披針形,長約3厘米;退化雄蕊3,鮮紅色,長約4厘米,唇瓣全緣,發(fā)育雄蕊花藥與花絲相接處彎曲;子房下位,3室,花柱1,長捧狀,扁。蒴果卵狀長圓形,綠色,具柔軟刺狀物,長約2.5厘米?;ㄆ?月(江蘇)或全年(廣州)。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栽培。本植物的花(美人蕉花)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全年可采,挖得后去凈莖葉,曬干或鮮用。

【性味】苦,寒。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澀,性寒。”

②《南寧市藥物志》:“甘辛,微澀,有小毒。”

③《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澀,無毒。”

【功用主治】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久痢,咯血,血崩,白帶,月經(jīng)不調(diào),瘡毒癰腫。

①《生草藥性備要》:“退熱毒,敷大瘡,又利小水。”

②《南寧市藥物志》:“收斂,驅痰。治久痢,咯血,神經(jīng)病。”

③《四川中藥志》:“補腎虛。治血崩,白帶,月經(jīng)不調(diào),癰毒初起紅腫疼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紅崩:小芭蕉頭、映山紅。燉雞服。

②治紅崩,白帶,虛火牙痛:小芭蕉頭、糯米。燉雞服。

③治白帶:小芭蕉頭、小過路黃。燉雞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藥志》)

④治小兒肚脹發(fā)燒:小芭蕉頭花葉、過路黃各等分。生搗絨,炒熱,包肚子。(《重慶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取美人蕉鮮根2~4兩(最大量不超過半斤),水煎1次,早晚分服,20天為一療程。服藥時忌吃魚蝦、辛辣和葷菜、葷油。初步觀察63例,治愈58例,好轉3例,未愈2例。治愈時間在20天左右的有34例,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30天左右的有18例,最長45~47天,有6例。此外,亦有用美人蕉與苛草根、鐵馬鞭制成合劑,治療100例,治愈92例,基本治愈8例。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wǎng)上報名/現(xiàn)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