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石龍芻|來源|功效

2014-01-22 10:28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來源】為燈心草科植物石龍芻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石龍芻

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余,根莖橫走。莖圓筒狀,細長,下部有茶褐色鱗片狀葉,聚傘花序側生于莖的一面。由多數(shù)小花綴成,花淡綠色,具短柄;花被6,排列為2輪;雄蕊6;子房上位,花柱短,柱頭3枚。蒴果,內(nèi)含種子多數(shù)?;ㄆ谙募尽?

生長于水田中及潮濕地區(qū)。分布廣西、浙江等地。

本植物的根莖(石龍芻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夏、秋采集,曬干或鮮用。

【化學成分】石龍芻含水分、蠟及脂肪質2.63%、果膠1.52%、半纖維素13.54%、木質素17%、纖維素52.18%、灰分1%、戊聚糖13.4%.

綠色的莖含赭樸吩1.07%、葡萄糖3.04%、戊聚糖20.09%、甲基戊聚糖1.5%.

葉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性味】苦,涼。

①《本經(jīng)》:“味苦,微寒。”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②《吳普本草》:“雷公:苦,無毒。扁鵲:辛,無毒。”

③《別錄》:“微溫,無毒?

④《浙江民間草藥》:“味酸,性寒。”

【歸經(jīng)】《得配本草》:“入手少陰、太陰經(jīng)氣分。”

【功用主治】利水,通淋。治淋病,小便不利。

①《本經(jīng)》:“主心腹邪氣,小便不利,淋閉,風濕。”

②《別錄》:“補內(nèi)虛不足,痞滿,身無潤澤,出汗,除莖中熱痛。又主療蛔蟲及不消食。”

③汪連仕《采藥書》:“散風火,大理濕熱。”

④《浙江民間草藥》:“利水通淋,清熱安神。”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燒存性研末。

【選方】①通淋:胡須草、木通各三錢,車前草、甘草各二錢。煎服。

②治小兒夜啼:石龍芻(干草),燒灰涂乳上飼小兒。

③治牙痛:胡須草三錢,煎服。(選方出《浙江民間草藥》)似龍須,但多節(jié),似以為二物者非矣。“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wǎng)上報名/現(xiàn)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