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矮腳羅傘立灌木,高50-100cm,稀達2-3m.具匍匐根莖;幼時幾全株被灰褐色或銹色長柔毛或硬毛,毛常卷曲。祛風濕;活血止痛。主風濕痹痛;咳嗽吐血;寒氣腹痛;跌打損傷;癰瘡腫痛
【出處】《陸川本草》
【拼音名】BǎiJiǎoLuóSǎn
【別名】雪下紅、珊瑚珠(《花鏡》),短腳三郎(《植物名實圖考》),小羅傘(《陸川本草》),矮茶風、毛莖紫金牛(《四川中藥志》),九節(jié)龍、地茶、猴接骨(《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紫金牛科植物卷毛紫金牛的根或全草。秋、冬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卷毛紫金牛:直立灌木,高0.5~2.5米。有匍匐的根莖,莖稍粗壯,漸變禿凈,除花枝外不分枝。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或卵形,罕有倒披針形,長7~15厘米,寬2.5~4厘米,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楔尖,全緣或略呈波浪形,或于具腺體處凹入,革質,兩面被剛毛或柔毛,尤以中脈為甚。復傘形花序,被毛,生于側花枝之頂;花柄長0.5~1厘米;花芳香,花瓣粉紅色或白色,長5~7毫米,多少具腺點;雄蕊略長于花瓣;子房禿凈或近先端被柔毛。果球形,長5~7毫米,被粗毛或疏長毛,有腺點,宿存的萼長約為果之半?;ㄆ谙脑?。
【生境分布】分布我國南部及四川等地。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性味】
苦辛,溫。
①《植物名實圖考》:“性熱。”
②《陸川本草》:“苦辛,溫。”
③《四川中藥志》:“性溫,味淡,無毒。”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治風濕疼痛,跌打腫痛,咳嗽吐血,寒氣腹痛。
①《植物名實圖考》:“治跌打損傷,風痛。”
②《陸川本草》:“根:接骨,活血,止痛,消腫。治損傷腫痛。”
③《四川中藥志》:“全草:治咳嗽吐血,氣痛及寒濕腰痛。根:治冷氣腹痛。”
④《福建中草藥》:“祛風除濕,通經(jīng)活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或浸酒。外用:搗碎酒炒敷。
【附方】
①治關節(jié)風濕痛:毛莖紫金牛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或調酒服。(《福建中草藥》)
②治扭傷腫痛、久年積傷痛:鮮毛莖紫金牛藤莖五錢至一兩。水煎調酒服;或用二至三兩搗碎,浸酒二至三天,每次服一盞,日二至三次。(《福建中草藥》)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