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腸道穿孔與急性腹膜炎X線表現是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需要復習了解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如下:
胃腸道穿孔(perfor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常發(fā)生于潰瘍、外傷、炎癥及腫瘤。以胃、十二指腸潰穿孔最常見。依穿孔穿入腹腔內或腹膜后間隙而有不同的X線表現。
穿孔穿入腹腔內時,主要出現氣腹、腹液、腹脂線異常和麻痹性腸脹氣等X線表現。它們的X線表現如前述。
在X線表現中,以游離氣腹最重要。胃、十二指腸球部及結腸,正常時可以有氣體,因此穿孔后大都有游離氣腹征象。小腸及闌尾,正常時一般沒有氣體,穿孔后很少有氣腹出現。胃后壁潰瘍穿孔,胃內氣體可進入網膜囊,如網膜孔不通暢,氣體則局限于網膜囊內。立位照片則于上腹中部顯示氣液腔或氣腔,即網膜囊上隱窩充氣,氣體并不進入腹腔。腹膜間或腹膜后空腔器官向腹膜后間隙穿孔,氣體進入腎旁前間隙,并可進入腹膜后其他間隙,出現腹膜后間隙積氣征象,而腹腔內并無游離氣體。因此,沒有游離氣腹征象并不能排除胃腸穿孔。
胃腸穿孔后,胃腸內容物,包括食物及消化液進入腹腔引起化學性和細菌性腹膜炎,胃腸液及炎性滲液不僅產生腹液征象,同時也可使相鄰的脅腹脂線變模糊,使相鄰的腸曲產生反應性淤積,甚至腸麻痹。
原發(fā)性腹膜炎的X線表現與胃腸穿孔所致全腹膜炎的表現相同,但無氣腹征象。
從發(fā)病到出現X線征象,需要一定時間。除游離氣腹征象出現較早外,其他征象的顯示一般需6小時以上。因此,診斷時應考慮這一因素。
局限性腹膜炎可形成腹腔膿腫。腹腔膿腫多位于腹腔的間隙或隱窩中。常以腹壁、器官及韌帶作為膿腔壁。主要X線表現是:①膿腔內有氣體時,可見含氣、液的空腔或氣泡征象;②膿腔內無氣體時,表現為軟組織塊影。如與實質器官相鄰,則因缺乏對比而不易顯示;③膿腫相鄰器官受壓移位;④膿腫周圍炎癥浸潤,使相鄰脂線增寬、密度增高,甚至消失;⑤如炎癥擴散,則有關的間隙、隱窩因引流而有新膿腫形成;⑥上腹腔炎性淋巴引流,可出現胸腔積液、肺底炎癥及小葉性肺不張等。
依膿腫所在部位,還可有一定的特別表現。例如,隔下膿腫,膿腔壁為腹壁、肝、隔及韌帶,膿腫總是位于上腹腔的解剖間隙內,并位于上腹腔的周圍。結腸下區(qū)膿腫,位于結腸旁溝時,結腸旁溝增寬,相鄰結腸受壓、移位,脅腹脂線也有一定改變。盆腔膿腫常使相鄰盆壁脂線發(fā)生改變,直腸受壓移向對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