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纓花的簡介
【異名】密筒花、紅山茶、杜鵑、麻力光(《云南中草藥選》),映山紅(《貴州藥植名錄》),蒼山杜鵑(《廣西植物名錄》)。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馬纓杜鵑的花。
【植物形態(tài)】馬纓杜鵑常綠喬木,高3~8米。樹皮棕色,呈不規(guī)則片狀剝裂。葉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0~15厘米,寬3~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邊全緣而微波狀,上面深綠色,下面淡棕色,密被黃棕色絨毛?;ǘ鄶?shù)簇生于枝頂,成傘形花序式的總狀花序;花大而美麗,紫紅色,花冠漏斗狀,直徑3~5厘米。蒴果圓柱形,有五棱。被黃棕色絨毛。花期春季。生于山坡、路旁、村邊的灌木叢中。分布西南地區(qū)。
【性味】《云南中草藥選》:“苦,涼,有小毒。”
馬纓花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止血,調經。治骨髓炎,流感,痢疾,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月經不調。
馬纓花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擴展閱讀:馬纓花分布與習性
生長于云貴高原海拔200~3100米的灌木叢中或松林下,醫(y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
喜涼爽、濕潤氣候,惡酷熱干燥。要求通風良好的半陰環(huán)境,夏季應防曬遮蔭,冬季則應注意保暖防寒。原產地是酸性土壤,故栽培用土的pH應為5.5~6.5,富含腐殖質、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本種為喜肥花木,但忌濃肥,否則會導致爛根死亡。一般常用礬肥水,每月2~3次?;ㄑ糠只欣倨冢瑧邮┝?、鉀肥。還有,澆水也應注意,本種雖喜濕潤,但不耐漬水,水分過多易爛根,故澆水的原則是,見干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