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長春七的簡介
【出處】出自《陜西中草藥》
【拼音名】ChánɡChūnQī
【英文名】Root of Buchtorm Libanotis
【別名】石長春、長蟲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巖風、條風和灰毛巖風的根。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3000m的向陽石質山坡、石隙、路旁及河灘草地。生于海拔400-1100m的向陽草坡、灌木叢中及山谷巖石陡坡上。
【性狀】性狀鑒別根呈圓柱形,上粗下細。表面灰褐色,上部有橫細紋,頂端有多數枯鞘纖維,下部可見支根痕。質硬,斷面纖維狀。氣微香,味微辛、苦。
【性味】味辛;甘;性溫
長春七的功效與作用
發(fā)表散寒;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主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風濕痹痛;風濕痹痛;筋骨麻木;跌打傷腫
長春七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泡酒;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敷;或感想末調敷。醫(y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
擴展閱讀:長春七的各家論述
《陜西中草藥》:發(fā)散風寒,祛風濕,鎮(zhèn)痛,健脾胃,止咳,解毒。治感冒風寒,周身疼痛,咳嗽,頭痛,牙痛,關節(jié)腫痛,跌打損傷,風濕筋骨疼痛、麻木,金牛七中毒。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