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索整理了主管藥師考試相關內容,希望幫助廣大考生更好的備考2014年主管藥師考試。
第八節(jié) 生物堿
一、生物堿的定義與分類
1.含義:①生物堿是指天然產的一類含氮的有機化合物(不包括低分子胺類、氨基酸、維生素類等);②多數具堿性且能和酸結合生成鹽;③大部分化合物為雜環(huán)化合物且氮原子在雜環(huán)內;④多數有較強的生物活性。
2.生物堿的主要類型
(1)有機胺類:這一類生物堿的氮原子結合在側鏈上。如:麻黃堿、秋水仙堿等。
麻黃堿和偽麻黃堿是屬于芳烴仲胺類生物堿,有些性質和生物堿類的通性不完全一樣,游離時可溶于水,也能與酸生成穩(wěn)定的鹽,有揮發(fā)性,不易與大多數生物堿沉淀試劑反應生成沉淀。
秋水仙堿氮在側鏈上成酰胺狀態(tài),堿性近中性。臨床上用以治療急性痛風,并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2)吡啶衍生物:簡單吡啶類生物堿如煙堿;喹喏里西啶類是由兩個哌啶共用一個氮原子的稠環(huán)衍生物如苦參堿、氧化苦參堿,二者均能抑制肉瘤的生成,其中氧化苦參堿含有配位鍵,可溶于水。
(3)莨菪烷(顛茄烷類)衍生物:是由吡咯啶和哌啶駢合而成的雜環(huán)化合物,莨菪堿為左旋體,消旋化后成為阿托品。二者均有解痙鎮(zhèn)痛和散瞳、解磷中毒作用;東莨菪堿與莨菪堿生物活性相似,常作為防暈和鎮(zhèn)靜藥物應用。
(4)異喹啉衍生物:該類生物堿數量較多且結構復雜,如存在于黃連、黃柏、三棵針中,具有抗菌作用的小檗堿。防己中漢防己甲、乙素,嗎啡堿、可待因均屬于此類型生物堿。其中漢防己乙素、嗎啡堿又是酚性生物堿。
(5)其他類生物堿:吡咯類生物堿,如黨參中黨參堿;吲哚生物堿,如麥角新堿、毒扁豆堿;喹啉衍生物,如喜樹堿;萜類生物堿,如烏頭中烏頭堿;甾體類生物堿,貝母中的貝母堿。
二、生物堿的理化性質
1.性狀:大多數生物堿為結晶,極少數分子量較小的呈液態(tài)如煙堿、檳榔堿。個別小分子生物堿,如麻黃堿,具有揮發(fā)性。少數分子中有較長共軛體系及助色團的生物堿有顏色,如小檗堿等均呈黃色。
生物堿多有苦味或辛辣感,如苦參堿,極個別的生物堿有甜昧,如甜菜堿。
2.旋光性:多數生物堿具有旋光性,且多呈左旋。一般左旋體活性顯著強于右旋體。如l-麻黃堿比d-麻黃堿收縮子宮的活性大1倍;l-莨菪堿的散瞳作用比d-莨菪堿約大100倍。
3.堿性
(1)堿性的來源:生物堿分子中含有氮原子,氮原子上有一孤對電子,能接受質子,因而表現出堿性,與酸結合成鹽。
(2)堿性的表示方法:生物堿的堿性強弱一般用pKa表示,Ka是指堿的共軛酸(即生物堿鹽)的解離常數。pKa值越大,表示生物堿的堿性越強。
堿性的強弱順序:①強堿:pKa>12,如胍類、季銨堿類;②中強堿:pKa7~12,如脂胺類、脂氮雜環(huán)類;③弱堿:pKa2~7,如芳胺類、六元芳氮雜環(huán)類;④近中性堿:pKa<2,如酰胺類、五元芳氮雜環(huán)類生物堿。
4.生物堿的溶解度
(1)親脂性生物堿的溶解性:游離生物堿易溶于極性小的有機溶劑如氯仿、乙醚、乙酸乙酯等,難溶于水,多數脂溶性生物堿在氯仿中的溶解度均較大,這是因為氮原子的未共享電子對與氯仿中的氫形成分子間氫鍵,產生溶劑化作用的結果。
(2)水溶性生物堿:季銨堿如小檗堿、含N→O配位鍵的生物堿如氧化苦參堿、分子量較小而極性又較大的生物堿如麻黃堿等易溶于水。
(3)特殊官能團生物堿:酸堿兩性脂溶性生物堿除能溶于酸水外,由于分子中有酸性基團還能溶于堿水,如含有酚羥基的嗎啡除了溶于酸水外,還可溶于氫氧化鈉溶液。
(4)生物堿鹽:生物堿鹽一般能溶于水。多數生物堿及其鹽在極性大溶劑甲醇、乙醇、丙酮中一般都能溶解。
一般生物堿無機酸鹽的水溶性大于有機酸鹽。生物堿的無機含氧酸鹽的水溶性大于不含氧酸鹽。季銨型生物堿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大,但與鹽酸或氫碘酸成鹽后,水溶性明顯減小。如小檗堿生成鹽酸鹽后,水溶性明顯減?。?︰500)可從水中析出。
5.生物堿的沉淀反應
(1)生物堿沉淀試劑:最常用碘化鉍鉀試劑(dragendoff試劑),產生橘紅色沉淀。
(2)沉淀反應的條件:生物堿沉淀反應是在酸水溶液中進行的。
三、生物堿的提取分離
1.提取
(1)酸水提取法:一般用1%~5%的硫酸、鹽酸或醋酸為溶劑,使生物堿成鹽而溶于水。該法提取水溶性雜質較多,常采用有機溶劑萃取法:將酸水提取液調至中性,并濃縮至適當的體積,以弱堿氨水或石灰水堿化,使生物堿游離,再用親脂性有機溶劑氯仿、乙醚等萃取生物堿,回收溶劑得總生物堿。
(2)醇類溶劑提取法:生物堿及其鹽都能溶于甲醇或乙醇,所以常用甲醇或乙醇為溶劑,有時也用酸性乙醇或甲醇(含0.5%~1.0%硫酸或醋酸)。以滲漉法、浸漬法、回流法、連續(xù)回流法提取。純化方法可以采用上述的有機溶劑萃取法。
(3)親脂性有機溶劑提取法:用氯仿等親脂性有機溶劑提取游離生物堿,采用回流法、連續(xù)回流法提取。提取前應先用少量堿水(氨水、石灰乳等)與原料拌勻至濕潤,使生物堿由鹽轉為游離堿,再用上述溶劑提取。因為酚性生物堿能與氫氧化鈉成鹽,不宜用氫氧化鈉溶液。此法僅能提取親脂性生物堿,同時也帶來親脂性雜質,可將生物堿轉溶于酸水與雜質分開。
2.分離
(1)利用生物堿的堿性差異進行分離:pH梯度萃取法。此法有兩種操作方式:①將總堿溶于酸水,逐步加堿調pH值使之由低到高,每調一次pH值后,即用氯仿等親脂性有機溶劑萃取一次。生物堿按由弱到強順序,分別游離轉溶于有機溶劑中。②將總堿溶于氯仿等,用pH值由高到低的酸性緩沖液依次萃取,使生物堿按堿度由強至弱的順序萃取出來,然后將各部分緩沖液堿化,轉溶于有機溶劑,回收溶劑即得到各部分生物堿。
(2)利用生物堿及其鹽的溶解度差異進行分離:常采用溶劑萃取法、沉淀法。例如,苦參堿因其極性小于氧化苦參堿,能溶于乙醚,后者難溶于乙醚,因此,將二者混合物溶于適量的氯仿,在氯仿液中加入10倍量的乙醚,氧化苦參堿即可析出沉淀。不同生物堿與同一種酸形成的鹽顯示出不同的溶解度,例如,在麻黃的水提液中,加入草酸溶液后,適當濃縮,草酸麻黃堿溶解度小,先析出結晶,而草酸偽麻黃堿仍留在溶液中。
(3)利用生物堿的特殊功能基進行分離:某些生物堿的分子中含有酚羥基,可將其溶于氯仿中,用稀氫氧化鈉水溶液萃取,得到酚性生物堿部位,非酚性生物堿則留在氯仿。如嗎啡堿具有酚羥基能溶于氫氧化鈉溶液借此可與可待因分離。帶羧基的生物堿可用碳酸氫鈉水溶液從氯仿溶液中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