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蝮蛇骨-《本草綱目拾遺》

2013-09-27 11:19 醫(yī)學教育網
|

蝮蛇骨用于解毒。主治赤痢。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拼音名】Fù Shé Gǔ

【英文名】Pallas pit viper bone

【來源】

藥材基源:為蝰科動物蝮蛇的骨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gkistrodon halys (Pallas)

采收和儲藏:宰殺蝮蛇后,取其骨,烘干。

【原形態(tài)】蝮蛇,全長60cm左右。頭略呈三角形,與頸區(qū)分明顯,背面淺褐色到紅褐色,正脊有兩行深棕色圓斑,彼此交錯排列略并列,背鱗外側及腹鱗間有1行黑褐色不規(guī)則粗點,略呈星狀;腹面灰白,密布棕褐色或黑褐色細點。鼻間鱗寬短,排成⊥形;眶前鱗2,眶后鱗2(3),眶璨來新月形,顳鱗2+4(3);上唇鱗2-1-4(2-1-3、3-1-4)式。背鱗21(23)-21-17(15)行,中段最外行平滑或均具棱;腹鱗137-173,肛鱗完整;尾下鱗29-54對,少數為單行。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活動于稻田、耕作區(qū)、草地以及住宅附近。以魚、蛙、鳥、鼠等為食。

資源分布:廣泛分布于我國各地。

【性味】味甘;性溫;有毒

【歸經】大腸經

【功能主治】解毒。主治赤痢。

【用法用量】內服:燒為末,1-3g.

【各家論述】《本草拾遺》:主赤痢,取骨僥為黑末,飲下三錢匕。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