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油木葉為漆樹科植物清香木的嫩葉。
【出處】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ZǐYóuMùYè
【英文名】LeafofYunnanPistache
【別名】假椿、紫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漆樹科植物清香木的嫩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staciaweinmannifoliaJ.PoissonexFranch.【P.coocineaCollettetHemsl.】采收和儲藏:春季采收嫩葉尖,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清香木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8m,稀達10-15m.樹皮灰色,小枝具棕色皮孔,嫩枝被灰黃色嫩柔毛。偶數羽狀復葉互生,有小葉4-9對,葉軸具狹翅,上面具槽,被灰色微柔毛;小葉柄極短;小葉片革質,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較小,長1.3-3.5cm,寬0.8-1.5cm,先端微缺,具芒刺狀硬尖頭?;柯圆粚ΨQ,闊楔形,全緣,略背卷,兩面中脈上被極細微柔毛,上面稍有光澤。圓錐花序腋生,與葉同出;花小,紫紅色,無梗,苞片1,卵圓形;雄花花被5-8,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5-2mm;雄蕊5,稀7,花絲極短,花藥長圓形,先端尖細;不育雌蕊存在;雌花花被7-10卵狀披針形,長1-1.5mm;子房圓球形,徑約0.7mm,無毛,花柱極短,柱頭3裂,外彎。核果球形,長約5mm,徑約6mm,成熟時紅色,先端細尖,上有網紋。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80-2700m的石灰山林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廣西、西藏等地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栽培】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栽培為宜。因植株主根深入土層,適宜在土層深厚、含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壤土上種植。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采收成熟飽滿的果實,晾干,沙藏。翌年春播于3月,開溝條播,行距30cm,種子粒距5cm,覆土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當苗高35-40cm時移栽。按行株距300cm×300cm定植。
【性味】澀;微苦;涼
【歸經】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祛濕;導滯。主治痢疾;泄瀉;食積;濕疹;風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