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Pínɡ Pénɡ Cǎo Gēn
【別名】水栗子(《綱目》)
【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萍蓬草的根莖。秋季采收。
【性味】
甘,寒。
①《本草拾遺》:味甘,無毒。
②《綱目》:甘,寒,無毒。
【功能主治】
補虛,健胃,調經。治病后體弱,消化不良,月經失調。
①《本草拾遺》:主補虛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益氣力,厚腸胃。
②《杭州藥植志》:強壯,凈血要藥。
③《廣西植物名錄》:調經,止痛。治月經不調,腰腿痛。
④蘇醫(yī)《中草藥手冊》:滋養(yǎng)強壯,健胃,調經。治體虛衰弱,消化不良,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