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理氣藥之烏藥

2013-08-28 20:10 醫(yī)學教育網
|

烏藥味辛,性溫,屬理氣藥范疇。烏藥主要有行氣寬脹,順逆止痛、溫故肝腎冷氣、疏達腹部逆氣的作用。是常用的溫性行氣藥,兼能溫腎縮小便。

本品善長于治下焦屬于寒性的氣痛,臨床上最常用為溫腎治疝的要藥。對由于腎間冷氣波及肝經而致的少腹攻痛,疝氣疼痛、睪丸冷痛墜脹等癥,可以烏藥配合吳萸、木香、青皮、炒小茴香,炒橘核、荔枝核、肉桂、川楝子等同用。常用的藥方如天臺烏藥散:烏藥,木香,小茴香、良姜,青皮、檳榔、川楝子(用巴豆、麥麩同炒,去巴豆與麥麩)等。

對于因寒邪侵犯脾胃,中焦寒冷,氣行不暢而致消化不好,胸腹脹痛,綿綿不休,甚則嘔吐,胃部喜暖,進稍涼的飲食則上述癥狀加重等癥,可用本品溫散脾寒、行氣寬脹,順逆止痛。常與香附,高良姜,陳皮,半夏、神曲,生姜,吳萸等同用。對婦女受寒而致的行經腹痛,可配合當歸,吳萸,香附、炒小茴香,川芎,炒白芍、內桂,炮姜等同用。因腎經虛冷而孜小便次數(shù)多者(尿色不甚黃,尿道無疼痛、遇寒加重),常用本品配桑螵蛸。益智仁,山藥、五味子等同用。根據(jù)前人這一經驗,曾治療一婦女,產后尿失禁十多年,西醫(yī)診斷為膀胱麻痹。雖經多處診治,都未見效,褲中經常墊以棉絮等,非常苦惱。經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診斷為腎經虛寒、小便失司之證。治以溫腎固攝之法,處方以八味地黃丸加烏藥,桑螵蛸等,服用十余劑,病去大半,再稍調處方,又進十余劑而痊愈。其處方主要藥物如下:熟地,山藥,山萸,茯苓,澤瀉、丹皮,附子,肉桂、烏藥,桑螵蛸,益智仁,復盆子、五味子,煅龍骨,煅牡蠣,淫羊藿。這些藥物可隨證加減,僅供參考試用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小茴香暖下焦、散寒邪而定疝痛。烏藥溫肝腎、散冷氣、顛逆氣而洽疝痛。

香附行十二經滯氣,開郁散結,偏入肝膽,長于治少腹氣滯。烏藥順膀腎逆氣,治疝、縮尿,偏入腎經,長于治小腹氣逆。

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三錢。氣虛有內熱者慎用。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xiàn)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