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草甘遂的簡介

2013-08-29 18:05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寒、通、瀉經(jīng)隧水濕。

苦寒。能瀉腎經(jīng)及隧道水濕。直達水氣所結之處。以攻決為用。為下水之圣藥。主十二種水。大腹腫滿。(名水蠱、嘉言曰∶胃為水谷之海、五臟六腑之源、脾不能散胃之水精于肺、而病于中、肺不能通胃之水道于膀胱、而病于上、腎不能司胃之關時其輸泄、而病于下、以致積水浸淫、無所底止、好古曰∶水者、脾肺腎三經(jīng)所主、有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之部分、上頭面、中四肢、下腰腳、外皮膚、中肌肉、內(nèi)筋骨、脈有尺寸之殊、浮沉之別、不可輕瀉藥、當知病在何經(jīng)何臟、方可用之、按水腫、有痰裹、食積、瘀血、致清不升、濁不降而成者、有濕熱相生、隧道阻塞而成者、有燥熱沖擊、秘結不通而成者、是證屬有余、有服寒涼、傷飲食、中氣虛衰而成者、有大病后、正氣衰憊而成者、有小便不通、水液妄行、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脾不能制而成者、證屬不足、宜分別治之、然其源多由中氣不足而起、丹溪曰∶水病當以健脾為主、使脾參苓為君、視所挾證加減、茍徒用利水藥、多致不起。)

疝瘕積聚。痞熱宿食。痰迷癲癇。去水極神。損真極速。大實大水??蓵河弥?。否則宜禁。皮赤肉黑。根作連珠。

重實者良。面裹煨熟用。(或用甘草薺 汁浸三日、其水如墨、以清為度、再面裹煨。)瓜蒂為使。惡遠志。反甘草。(仲景治心下留飲、與甘草同用、取其相反以立功、有治水腫及腫毒者、以甘遂末敷腫處、濃煎甘草湯服之、其腫立消、二物雖相反、感應如此其神。)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wǎng)上報名/現(xiàn)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