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白蘞
瀉火散結(jié)。
苦能泄。辛能散。甘能緩中。寒能除熱。殺火毒。散結(jié)氣。生肌止痛。治癰疽瘡腫。面上瘡。金瘡撲損。(箭鏃不出者、同丹皮或半夏為末、酒服。)斂瘡方多用之。(故名、每與白芨相須。)搽凍耳。(同黃柏末、油調(diào)。)赤蘞功用皆同。(鄭奠一曰∶能治溫瘧血痢、腸風痔漏、赤白帶下。)蔓赤。枝有五葉。根如卵而長。三五枚同窠。皮烏肉白。反烏頭。(外臺方
山豆根
瀉熱解毒。
苦寒。瀉心火。以保肺金。去肺大腸之風熱。(心火降、則不灼肺而金清、肺與大腸相表里、肺金清則大腸亦清。)消腫止痛。治喉癰喉風。齦腫齒痛。含之咽汁、喘滿熱咳。腹痛下痢。五痔諸瘡。解諸藥毒。敷禿瘡、蛇狗蜘蛛傷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療人馬急黃。(血熱極所致。)大苦大寒。脾胃所惡。食少而瀉者。切勿沾唇。苗蔓如豆。經(jīng)冬不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