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基礎醫(yī)學理論 > 生理學 > 正文

內膜的生理結構

2013-04-12 19:24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內膜是管壁的最內層,由內皮和內皮下層組成,是三層中最薄的一層。

1.內皮:為襯貼于血管腔單層扁平上皮。內皮細胞長軸多與血液流動方向一致,細胞核居中,核所在部位略隆起,細胞基底面附著于基板上。電鏡觀察,可見內皮細胞腔面有稀疏而大小不一的胞質突起,表面覆以厚約30~60nm的細胞衣,相鄰細胞間有緊密連接和縫隙連接及10~20nm的間隙。內皮細胞核淡染,以常染色質為主,核仁大而明顯。在胞質內有發(fā)達的高爾基復合體、粗面內質網和滑面內質網。內皮細胞超微結構的主要特點是胞質中有豐富的吞飲小泡,或稱質膜小泡,直徑60~70nm.這些小泡是由細胞游離面或基底面的細胞膜內凹形成,然后與細胞膜脫離,經細胞質移向對面,又與細胞膜融合,將小泡內所含物質放出,故小泡有向血管內外輸物質的作用,細胞質內還可見成束的微絲和一種外包單位膜的桿狀細胞器,長約3μm直徑0.1~0.3μm,內有6~26條直徑約15nm左右的平行細管,稱Weibel-Palade小體(W-P小體)W-P小體是內皮細胞特有的細胞器,一般認為它是合成和儲存與凝血有關的第Ⅷ因子相關抗原的結構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內皮細胞作為血管的內襯,形成光滑面,便于血液流動。內皮細胞和基板構成通透性屏障,液體、氣體和大分子物質可選擇性地透過此屏障。微絲收縮功能,5-羥色胺、組胺和緩激肽可刺激微絲收縮,改變細胞間隙的寬度和細胞連接的緊密程度,影響和調節(jié)血管的通透性。

血管內皮細胞具有復雜的酶系統(tǒng),能合成與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除上述F Ⅷ外,還有組織纖維酶原活性物和前列環(huán)素、內皮素(有強烈縮血管作用,又稱內皮細胞收縮因子),以及具有舒張血管作用的內皮細胞舒張因子。

內皮細胞表面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能使血漿中的血管緊張素Ⅰ變?yōu)檠芫o張素Ⅱ,使血管收縮。內皮細胞還能降解5-羥色胺、組織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

2.內皮下層:內皮下層是位于內皮和內彈性膜之間的薄層結締組織,內含少量膠原纖維、彈性纖維,有時有少許縱平行滑肌,有的動脈的內皮下層深面還有一層內彈性膜,由彈性蛋白組成,膜上有許多小孔。在血管橫切面上,因血管壁收縮,內彈性膜常呈波浪狀。一般以內彈性膜作為動脈內膜與中膜的分界。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