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原形態(tài)】小距紫堇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無毛。塊根紡錘形,長5-30mm,常數(shù)個成束。莖直立,不分枝,稀上部略分枝?;~具長4-11cm的細柄;葉片輪廓圓形,二回三出羽狀分裂,末回裂片倒卵形;莖生葉互生,無柄至具短柄,葉片亦為二回三出羽狀分裂,末回裂片披針形至條形??偁罨ㄐ蝽斏?,長4-10cm,疏列數(shù)花;苞片,下部者圓形而具深裂,中部者裂片漸少,上部者為披針形而具齒;萼片2,鱗片狀,早落;花冠天藍色,長12-18mm,有雞冠狀突起,距圓筒狀與鱗片近等長;子房橢圓形。蒴果狹扁橢圓形。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700-4100m的高山林下或草坡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至去南北部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肺;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主勞傷瘀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
【各家論述】《中國高等植物圖鑒-補編》:有止血、散瘀及麻醉的功能。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
【摘錄】《中華本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