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dǎo)
直播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河北、陜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西、貴州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全草長15-60cm;莖無毛,分枝細長。葉2列,互生,條形或披針形,長8-20mm,寬2-5mm,頂端尖,基部近圓形,具短柄,托葉小?;ㄐ?,單性,雌雄同株;無花瓣,腋生。蒴果圓形,具細柄下垂,直徑約2mm,表面平滑。氣微,味苦、澀。
【性味】味苦;性寒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歸經(jīng)】肝;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清肝明目。主黃疸;痢疾;泄瀉;水腫;淋??;小兒疳積;目赤腫痛;痔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草搗敷。
【附方】治痢疾,腸炎: 蜜柑草一兩至一兩半。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