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出處】《重慶草藥》
【拼音名】Huǒ Tàn Mǔ Cǎo Gēn
【來源】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根。夏、秋采挖。
【性味】酸甘,平。
①《分類草藥性》:味甘,平,無毒。
②《重慶草藥》:味甘酸,性溫平。
【功能主治】治氣虛頭昏,耳鳴,耳聾,白帶,跌打損傷。
①《分類草藥性》:治氣虛耳聾,婦人白帶。
②《廣州植物志》:跌打刀傷之要藥。
③《重慶草藥》:益氣,行血,祛風,解熱。治虛弱、風熱、頭昏、氣虛耳鳴、血氣痛、白帶。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鮮品1~2兩)。外用:研末調(diào)敷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附方】①治風熱頭昏,虛火上沖(高血壓)或氣血虛弱,頭暈耳鳴:火炭母草根一斤。燉黑皮雞服。(《重慶草藥》)
②治乳癰:鮮火炭母根一兩。水煎調(diào)酒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跌打傷:鮮火炭母根二兩。合豬肉燉熟,加酒再燉十多分鐘服。(《泉州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