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除人類之疾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我們入學時的宣誓,那久久回蕩的聲音,至今縈繞心頭,成每名醫(yī)學生的人生信條。
2010年暑假,在北京學醫(yī)學部團委、教育處“愛、責任、成長”為主題的社會實踐號召下,在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我們9位同學帶著共同的追求和夢想相聚在一起,懷揣著北大學子沉甸甸的歷史使命感和醫(yī)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奔赴地處高原、遠離京城、艾滋病傳播率較高的云南大理,進行暑期實踐。
帶著夢想,我們上路。
在大理州各中學的報告廳、體育館里,在彌渡二中的露天操場上,在大理州各家醫(yī)院的病房內……我們是宣傳員,將艾滋知識普及到每一位同學;我們是交流者,將學習經驗傳授給求知的學子們;我們是調查員,深度了解基層農村高剖宮產率的動因。
在簡陋的旅店里,在寒酸的飯館里,在陰冷的街道上……我們每天討論到深夜,不斷修改方案;我們的飲食不規(guī)律,腸胃開始造反;我們的鞋被雨水沾濕,雙腳變得冰涼。
一路上,我們一邊觀察,一邊思考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城鄉(xiāng)間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帶給我們深深的觸動: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薄弱激勵著我們勵志投身于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的改革,艾滋病知識宣傳方式的落后督促著我們去完善基層的健康教育形式,異常高的剖宮產率叩問著我們這些未來衛(wèi)生工作者的良心。
蒼山洱海大理景,小河淌水彌渡情。我們在蒼山洱海揮灑辛勤汗水,在大理古城留下青春足跡。希望在以后的學習生活里,我們能有的機會去深入基層、了解社會、貼近群眾,將所學投入到社會需要的領域當中去,且歌且行,為社會,為國家獻上青年學子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