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語言是人類交際的基本工具,是護士思想交流的主要手段。通過交談,護士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及心理狀態(tài);同時患者的情緒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護士語言的影響。有同類型的語言對患者產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本文就護士語言的藝術性談談看法。
1禮貌用語可使患者感到溫暖、親切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緒具有信號作用,是可變的,它是人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相互影響的一種重要方式。作為護理人員本身,應使自己始終處于心境愉快的狀態(tài),隨時給患者以開朗、豁達、友好的親切感。通過自身的情緒感染患者,使其感到愉快、振奮。比如,接班后來到病房,首先微笑著向患者問候一聲:“大家好!”雖是這簡單的3個字,卻在短時間內拉近了我們與患者間的距離,使患者心情變得輕松、愉快。
2保護性用語使患者易于接受
當一個人患病后,感情變得非常脆弱,對醫(yī)護人員的語言、態(tài)度特別敏感,他們的隱私不愿讓其他人知道。因此與他們交談時,一定要掌握尺度,避免對患者產生不良影響。有1例術后患者,住院費告急,正在輸液時,一名護士催促患者家屬交費時語氣生硬,此時又因患者心情不好,同時又發(fā)現其他患者及家屬的目光都投向了自己,頓時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隨即拔下了針頭拒絕輸液。此后幾天,該患者都拒絕治療。直到家屬把寫有他名字的交款收據送到他面前,再經過我們苦口婆心的勸慰,他才慢慢轉變了態(tài)度,繼續(xù)接受治療。此次教訓后,我們再遇到催費這類事,總是找機會告訴家屬,而避免在患者面前提及此事,以免增加其心理負擔。
3安慰性用語使患者感到滿足和對生活充滿希望
當一個人被迫離開溫暖的家來到醫(yī)院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總是處于抑郁和不安的心理狀態(tài)中,尤其是那些有實際困難的患者更是如此。在醫(yī)院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他們需要醫(yī)護人員的理解、關懷和體貼。我們所說的每句話,為患者所做的每件事,都會給患者帶來莫大的安慰,同時對疾病的康復也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身體的健康不僅需要藥物、手術等傳統(tǒng)醫(yī)學手段維持,還需要心理的解脫和情緒的轉移。護士與患者接觸最多,護士的語言對患者的心態(tài)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所以,護理人員不但要具有廣博的知識、精湛的技術,還要有相當程度的語言技巧。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護理質量,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