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 Boyden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有個實驗室,他正在研究如何通過用光開啟或關閉神經元來改變行為。
Boyden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室中的所有設備都是電子的。有分析和合成基因的機器,有3D打印機,有能夠在金屬上雕刻的激光切割機,有用于培養(yǎng)細菌、培植植物和繁殖真菌以供研究的儀器,有能將大腦切成極細的切片的機器,有分析電路的工具,有一套高分辨率的成像設備。但是Boyden最想顯擺的還是一個又小又丑的儀器,看上去像一顆長滿毛的塑料牙齒。
這個塑料牙齒實際上是一打不同長度的短光纖的外殼,這些光纖都固定在一個發(fā)光二極管的一端。當這顆“牙”被植入比如一只小鼠的大腦后,這些LED都可以向不同方向發(fā)光。憑借這個設備,Boyden開始控制小鼠的行為。
小鼠的大腦,或者其它任何大腦,一般不會對植入的光產生反應。但是Boyden——這個像他的儀器那樣兼容并包的人(媒體實驗室的助理教授,生物工程院、腦與認知科學院的合聘教授、人造神經生物學組的領袖)——已經在基因層面上修改了一些腦細胞,這種基因在植物、真菌和細菌中產生感光蛋白質。因為這種蛋白質,腦細胞在有光時就會被激活。這樣,Boyden就掌握了控制這種通過生物工程產生的神經細胞的開關。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010 82311666
400 650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