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護理學】患者魏某,女,60歲,肺癌廣泛轉移,病情日趨惡化,但病人對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積極配合醫(yī)務人員治療和護理,此時的心理反應是
A.接受期
B.憂郁期
C.協(xié)議期
D.憤怒期
E.否認期
學員提問: 為什么不是否認期?請老師簡單介紹A、B、C、D、E答案。謝謝!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C。
1.否認期 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將面臨死亡,其心理反應是“不,這不會是我,那不是真的!”以此極力否認、拒絕接受事實,他們懷著僥幸的心情四處求醫(yī),希望是誤診。這些反應是一種防衛(wèi)機制,它可減少不良信息對病人的刺激,以使病人躲避現時的壓迫感,有較多的時間來調整自己,面對死亡。這段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大部分病人能很快停止否認,而有些人甚至會持續(xù)地否認直至死亡。
2.憤怒期 當否認無法再持續(xù)下去時,病人常表現為生氣與激怒,產生“為什么是我,這不公平”的心理,往往將憤怒的情緒向醫(yī)護人員、朋友、家屬等接近他的人發(fā)泄,或對醫(yī)院的制度、治療等方面表示不滿,以彌補內心的不平。
3.協(xié)議期 病人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臨終的事實。病人為了盡量延長生命,作出許多承諾作為交換條件,出現“請讓我好起來,我一定……”的心理。此期病人變得和善,對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療。
4.憂郁期 當病人發(fā)現身體狀況日益惡化,協(xié)商無法阻止死亡來臨,產生很強烈的失落感“好吧,那就是我”,出現悲傷、退縮、情緒低落、沉默、哭泣等反應,要求與親朋好友見面,希望由他喜愛的人陪伴照顧。
5.接受期 這是臨終的最后階段。在一切的努力、掙扎之后,病人變得平靜,產生“好吧,既然是我,那就去面對吧”的心理,接受即將面臨死亡的事實,病人喜歡獨處,睡眠時間增加,情感減退,靜等死亡的到來。
【兒科護理學】關于皮膚黏膜淋巴綜合征的主要癥狀,以下哪項不正確
A.發(fā)熱
B.心瓣膜病
C.急性期手足硬腫,手掌和指(趾)末端出現紅斑
D.球結膜充血
E.口腔黏膜彌漫性充血
學員提問:請老師介紹皮膚黏膜淋巴綜合征的癥狀是什么?大概歸納一下,謝謝!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B。
病程多為6~8周,有心血管癥狀時可持續(xù)數月至數年。
1.主要表現
①發(fā)熱,呈稽留熱或弛張熱,持續(xù)1~2周。
?、谄つw粘膜表現:軀干部多形性蕁麻疹樣、紅斑或猩紅熱樣皮疹,無水皰或結癡。四肢末端病初呈實性腫脹和恢復期指端膜狀脫皮,此為本病特征。雙眼結膜充血,無膿性分泌物和流淚、口唇干燥潮紅、皸裂、楊梅舌,口腔及咽部粘膜彌漫性發(fā)紅而無潰瘍及偽膜形成。
?、垲i部淋巴結非化膿性腫大。
2.心血管癥狀和體征
少見,但很重要。表現為心臟雜音心律不齊、心臟擴大、心力衰竭。伴冠狀動脈病變者可呈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3.其他伴隨癥狀
可出現腹瀉、嘔吐、腹痛?;蚰撃颉⒀虻?。實驗室檢查 血白細胞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增高,免疫球蛋白增高,部分病例轉氨酶增高,有心臟受損者可見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改變。
【婦產科護理學】23歲婦女,停經10周,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10余天,量不多,暗紅色,血中伴有小水泡物。婦科檢查:Bp140/90mmHg,子宮前傾,如孕4個月大,兩側附件可觸到鵝卵大、囊性、活動良好、表面光滑的腫物。
(問題) 本病例最可能的診斷是
A.雙胎妊娠
B.妊娠合并子宮肌瘤
C.妊娠合并卵巢囊腫
D.先兆流產
E.葡萄胎
學員提問:請老師回答葡萄胎的特征性的臨床表現是什么?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E。
一、閉經 因葡萄系發(fā)生于孕卵的滋養(yǎng)層,故多有2~3個月或更長時間閉經。
二、陰道流血 為嚴重癥狀,是葡萄胎自然流產的表現。一般開始于閉經的2~3個月,多為斷續(xù)性少量出血,但其間可有反復多次大流血,如仔細檢查,有時可在出血中發(fā)現水泡狀物。陰道流血顯然來自子宮,除自陰道流出外,部分蓄積于子宮內;也可能一時完全蓄積于子宮內,從而閉經時間延長。
三、子宮增大 多數患者的子宮大于相應的停經月份的妊娠子宮,不少患者即因觸及下腹包塊(脹大子宮或黃素囊腫)而來就診,但也有少數子宮和停經月份符合甚或小于停經月份者。可能有兩種情況:①為絨毛水泡退變呈萎縮狀,停止發(fā)展,形成稽留性葡萄胎;②部分水泡狀胎塊已排出,使子宮體縮小,形成葡萄胎不全流產。
四、腹痛 由于子宮迅速增大而脹痛,或宮內出血,刺激子宮收縮而疼痛,可輕可重。
五、妊娠中毒癥狀 約半數患者在停經后可出現嚴重嘔吐,較晚時可出現高血壓、浮腫及蛋白尿。
六、無胎兒可及 閉經8周前后,B超監(jiān)測,未發(fā)現有胎囊、胎心及胎兒。孕周、甚至18周仍不感有胎動,聽不到胎心。B超掃描顯示雪片樣影像而無胎兒影像。
七、卵巢黃素化囊腫 往往在部分患者出現卵巢黃素化囊腫,可經雙合診發(fā)現或更易經B超檢查發(fā)現。
八、咯血 部分患者可能有咯血或痰帶血絲,醫(yī)生應主動詢問有無此癥狀。醫(yī)學.教育網.原創(chuàng)
九、貧血和感染 反復出血而未及時治療,必然導致貧血髣其相關癥狀,個別甚至可因出血而死亡。反復出血容易招致感染,如陰道操作不潔或在流血期間性交,更易促使感染發(fā)生。感染可局限于子宮及附件,可導致敗血癥。
A.直接蔓延
B.腹腔種植轉移
C.血運轉移
D.淋巴轉移
E.遠處轉移
學員提問:(一)請問為什么是D答案?(二)老師可不可以列出常見疾病的轉移途徑及代表性疾病,很容易混淆。謝謝!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D。
(一)結腸癌的主要轉移途徑有:
?。?)淋巴轉移:此為結腸癌最主要的擴散途徑。首先到結腸壁和結腸旁淋巴結。再到腸系膜周圍淋巴結和腸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結。
(2)血行轉移:以肝臟最為多見,癌細胞經腸系膜下靜脈、門靜脈可到達肝臟;其次可轉移至肺、骨等。
?。?)直接浸潤:侵入鄰近器官。如乙狀結腸癌常侵犯膀胱、子宮、輸尿管等處;橫結腸癌可侵犯胃壁,甚至形成內瘺。
(4)種植轉移:脫落的癌細胞可種植在腹膜或腹腔內其他器官。
?。ǘ?
肝癌的轉移途徑
肝癌多通過血道轉移,其次為淋巴道,亦有直接蔓延、浸潤或種植者。
1.肝癌細胞侵入肝內血竇后,可侵犯門靜脈和肝靜脈,累及門靜脈后可引起肝內播散,肝靜脈累及后即可進入體循環(huán)轉移至肺乃至全身各部。
2.淋巴道轉移并不少見,肝門、肝周、胰腺周圍以及腹膜后淋巴結常被累及,主動脈旁及鎖骨上淋巴結轉移亦可見。
3.肝癌可直接向鄰近器官組織浸潤,甚至穿透胃壁、橫膈導致胃穿孔和胸腔積血。
4.肝外轉移以肺部最常見,其次為骨、腎上腺、橫膈、腹膜、胃、腎、腦、脾以及縱隔。
食管癌的播散途徑
1.食管壁內播散。
2.直接浸潤:腫瘤直接浸潤至肺門、支氣管、主動脈等重要臟器,時常降低腫瘤的切除率。
3.淋巴轉移。
4.血道轉移:食管癌遠處轉移較少見,晚期血道轉移以肝、肺、骨、腎、大網膜、腹膜、腎上腺等多見。
鼻咽癌的轉移途徑
1.頸淋巴結轉移,40%患者以頸塊為首發(fā)癥狀。
2.血行轉移,有40%~60%的患者有遠處轉移,以骨轉移尤其是扁骨系統(tǒng)轉移最多見。如椎骨、盆骨、肋骨、胸骨等。
肺癌的轉移途徑1.骨轉移;2.皮膚轉移;3.肝轉移;4.腦轉移。
胃癌的轉移途徑方式有四種,即直接擴散、淋巴道轉移、血行轉移和種植性轉移。
1.直接擴散:癌組織可直接擴散周圍臟器組織,最常見的侵犯器官是胰腺和結腸。
2.淋巴道轉移:癌組織通過胃壁淋巴系統(tǒng)侵入所屬淋巴結,這是胃癌最常見的一種轉移途徑。
3.血行轉移:癌組織由門靜脈系統(tǒng)流入肝內各分支,在肝內形成轉移灶,中晚期胃癌的肝轉移比較常見,還可經血行轉移至肺、骨、腦等處。
4.種植性轉移:癌組織浸透胃漿膜后,由漿膜脫落到腹腔,可以種植于腹膜面及盆腔器官上。
腸癌的轉移擴散途徑
1.局部擴散轉移:先是腸壁內擴散,侵犯肌層后易發(fā)生血行轉移,還可以侵襲腸周圍的器官,如膀胱、子宮、前列腺、小腸、胃、肝、胰等。
2.淋巴道轉移;
3.血道轉移:多轉移至肝、肺、骨、腦、卵巢,極少數含轉移至腎上腺和腎臟。
4.癌細胞脫落種植在腹膜和盆腔形成種植轉移。
乳腺癌的轉移途徑
常見轉移部位有胸內臟器(肺、胸膜、縱隔)、骨、肝和腦。
1.肺轉移;2.骨轉移;3.肝轉移;4.腦轉移。
骨轉移
最常見的原發(fā)腫瘤是乳腺癌、肺癌、甲狀腺癌和腎癌。鼻咽癌、子宮頸癌、胃癌、結腸癌、卵巢癌和食管癌、黑色素瘤及淋巴瘤也可發(fā)生骨轉移,并且全身各部位的骨骼均可發(fā)生轉移瘤。但最常見轉移部位是肋骨、脊椎骨、額骨、股骨及顱骨等。
【內科護理學】下列哪項不是誘發(fā)慢性腎炎、腎功能惡化的因素
A.感冒
B.超負荷的蛋白飲食
C.腎毒性藥物的使用
D.長期應用抗血小板藥物
E.高血壓
學員提問: 為什么選D答案呢?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D 。
誘發(fā)慢性腎炎、腎功能惡化的因素有:
1.血容量不足:常見于有鈉水丟失的患者;
2.感冒和感染:慢性腎炎是一種免疫性疾病,常常由感冒或感染性疾病所引發(fā)。在慢性腎炎的漫長病程中,每發(fā)生一次感冒或感染,這種能導致腎小球損害的免疫反應過程就重復發(fā)生一次。而這種反復發(fā)生的免疫反應將會造成腎小球的大量損毀,促使慢性腎炎向慢性腎衰轉化。
3.尿路梗阻:最常見的是尿路結石;
4.心力衰竭和嚴重心律失常;
5.腎毒性藥物:如使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
6.急性應激狀態(tài):如嚴重創(chuàng)傷、大手術;
8.高鈣血癥、高磷血癥或轉移性鈣化。
9.當病情發(fā)展到腎功能不全時,進食大量高蛋白食物,會促使血肌酐和尿素氮迅速升高,加速病情惡化。
【醫(yī)學教育網(www.348239.com )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