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敏試驗中,如何判斷細菌耐藥?
在藥敏試驗中,判斷細菌是否對某種抗生素產(chǎn)生耐藥性的主要依據(jù)是觀察和測量細菌生長的情況。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判斷:
1. 紙片擴散法(K-B法):將含有不同濃度或種類的抗菌藥物的小紙片貼于已經(jīng)接種了待測菌株的瓊脂平板上,經(jīng)過一定時間培養(yǎng)后,如果在紙片周圍形成明顯的抑菌圈,則說明該細菌對該種抗生素敏感;反之,若抑菌圈很小甚至沒有,則表明細菌對該抗生素具有耐藥性。
2. 稀釋法:包括肉湯稀釋法和瓊脂稀釋法。將不同濃度的抗菌藥物與待測菌株共同培養(yǎng),觀察最低能夠抑制細菌生長的藥物濃度(MIC值)。當MIC值大于或等于臨床標準中的耐藥界限時,則認為該菌株對該抗生素耐藥。
3. E-test法:這是一種半自動化的測定方法,通過特殊的試條來確定最小抑菌濃度。將E-test試條放置于已接種待測細菌的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經(jīng)過一段時間孵育后讀取結(jié)果。同樣地,如果MIC值超過臨界值,則判斷為耐藥。
以上各種方法中所使用的判定標準通常參照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或EUCAST(European Committee 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等機構(gòu)發(fā)布的指南和文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需要結(jié)合臨床信息、患者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
1. 紙片擴散法(K-B法):將含有不同濃度或種類的抗菌藥物的小紙片貼于已經(jīng)接種了待測菌株的瓊脂平板上,經(jīng)過一定時間培養(yǎng)后,如果在紙片周圍形成明顯的抑菌圈,則說明該細菌對該種抗生素敏感;反之,若抑菌圈很小甚至沒有,則表明細菌對該抗生素具有耐藥性。
2. 稀釋法:包括肉湯稀釋法和瓊脂稀釋法。將不同濃度的抗菌藥物與待測菌株共同培養(yǎng),觀察最低能夠抑制細菌生長的藥物濃度(MIC值)。當MIC值大于或等于臨床標準中的耐藥界限時,則認為該菌株對該抗生素耐藥。
3. E-test法:這是一種半自動化的測定方法,通過特殊的試條來確定最小抑菌濃度。將E-test試條放置于已接種待測細菌的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經(jīng)過一段時間孵育后讀取結(jié)果。同樣地,如果MIC值超過臨界值,則判斷為耐藥。
以上各種方法中所使用的判定標準通常參照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或EUCAST(European Committee 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等機構(gòu)發(fā)布的指南和文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需要結(jié)合臨床信息、患者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
學員討論(0)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