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護理考研 > 輔導精華

心包類疾病的臨床表現總結

2020-11-13 16:46 醫(yī)學教育網
|

心包類疾病的臨床表現是什么?這個知識點是2021年護理考研考試中護理學基礎部分需要掌握的內容,為了幫助各位護理專業(yè)的考生能夠更加順暢的復習相關知識點,小編匯總整理如下內容,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1.急性心包炎

(1)癥狀:胸骨后、心前區(qū)疼痛為急性心包炎的特征,常見于炎癥變化的纖維蛋白滲出期。疼痛可放射至頸部、左肩、左臂,也可達上腹部,疼痛性質尖銳,與呼吸運動相關,常因咳嗽、深呼吸、變換體位或吞咽而加重,部分患者可因心臟壓塞出現呼吸困難、水腫等癥狀,感染性心包炎可伴發(fā)熱。

(2)體征:急性心包炎最具診斷價值的體征為心包摩擦音,呈抓刮樣粗糙的高頻音,多位于心前區(qū),以胸骨左緣第3~4肋間最為明顯。當積液增多將二層心包分開時,摩擦音消失。

2.慢性心包炎

(1)癥狀:勞累后呼吸困難常為縮窄性心包炎的最早期癥狀,后期可因大量的胸腔積液、腹水致縱隔抬高和肺部充血,以致休息時也發(fā)生呼吸困難,甚至出現端坐呼吸。大量腹水和腫大的肝臟壓迫腹腔內臟器,產生腹部膨脹感。此外可有乏力、食欲減退、眩暈、衰弱、心悸咳嗽、上腹部疼痛、水腫等。

(2)體征:心臟受壓表現為頸靜脈怒張、肝大、腹水、胸腔積液、下肢水腫等。有時出現奇脈,心排血量減少使動脈收縮壓降低,靜脈淤血等。

3.心包積液與心臟壓塞

心臟壓塞的臨床特征為貝克三體征:低血壓、心音低弱、頸靜脈怒張。

(1)癥狀:呼吸困難是心包積液時最突出的癥狀。呼吸困難嚴重時,患者可呈端坐呼吸,也可有發(fā)紺、干咳、聲嘶及吞咽困難,以及上腹部疼痛、全身水腫、胸腔積液或腹水等。

(2)體征:心尖搏動減弱,位于心濁音界左緣的內側或不能觸及,心臟叩診濁音界向兩側增大,皆為絕對濁音區(qū),心音低而遙遠。積液量大時肩胛骨下叩診濁音,聽診聞及支氣管呼吸音,稱心包積液征。依心臟壓塞程度,脈搏可減弱或出現奇脈。

(3)心臟壓塞:短期內出現大量心包積液可引起急性心臟壓塞,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血壓下降、脈壓變小和靜脈壓明顯升高。如果心輸出量顯著下降,可造成急性循環(huán)衰竭和休克。

以上就是“護理綜合考研知識點:心包類疾病的臨床表現”的相關內容,還有更多關于2021年護理考研的政策動態(tài)、知識點匯總及備考經驗都在醫(yī)學教育網,助力你的2021年護理考研備考!預祝大家初試都能取得好成績!

回到頂部
折疊
您有一次專屬抽獎機會
可優(yōu)惠~
領取
優(yōu)惠
注:具體優(yōu)惠金額根據商品價格進行計算
恭喜您獲得張優(yōu)惠券!
去選課
已存入賬戶 可在【我的優(yōu)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