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尋常性痤瘡(acne vulgaris)是青春期常見的一種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癥性疾病,好發(fā)于面部,常伴有皮脂溢出。本病有自限性,至成年時自愈。
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一、皮脂產生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進皮脂腺的發(fā)育受雄激素支配,青春期雄激素的產主增加,使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皮脂通過毛囊口排出到皮膚表面。痤瘡患者的毛囊上皮角化異常,上皮細胞不能正常脫落,使毛囊口變小,皮脂不能暢通地排出而淤積在毛囊口,形成粉刺。
二、毛囊內痤瘡丙酸桿菌增殖毛囊內正常寄生有痤瘡丙酸桿茵,糠秕孢子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等,當毛囊內發(fā)生皮脂淤滯時這些細菌增殖,其中痤瘡丙酸桿菌產生的酶能分解皮脂,產主的游離脂肪酸是刺激毛下囊引起炎癥反應的重要原因。痤瘡丙酸桿菌還產生一些低分子多肽,對中性粒細胞具有趨化作用,后者產主的水解酶使毛囊壁發(fā)生滲漏甚至破裂,毛囊內容物進入周圍真皮組織,造成了從炎性丘疹到囊腫性損害的一系列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
一、皮損多在青春期發(fā)病,女性發(fā)病年齡常較男性要早,可在月經初潮前半年至一年。損害主要發(fā)生于面部,尤其是前額、雙頰部、頦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初起為粉刺,有白頭粉刺與黑頭粉刺兩種,內含角質素及皮脂。白頭粉刺亦稱封閉性粉刺,為皮色丘疹,鐘頭大小,毛囊開口下明顯,不易擠出脂栓。黑頭粉刺亦稱開放性粉刺,丘疹中央為明顯擴大的毛孔,脂栓阻塞于毛囊口,表面呈黑色系皮脂氧化及黑素所致,較易擠出黃白色脂栓。
粉刺可發(fā)展為炎性丘疹、膿丘疹或膿皰、結節(jié)及囊腫等。炎性丘疹一般為米粒至綠豆大小,有的因炎癥較重或人為的摳剝,繼發(fā)化膿感染,中心有膿頭成為膿丘疹或膿皰。結節(jié)呈紫紅或暗紅色,可高出皮面呈半球形,亦可較深在而僅能捫及,以后可逐漸吸收。囊腫呈正常皮色或暗紅色,呈半球形高出皮面,觸之有波動感。結節(jié)性痤瘡及囊腫性痤瘡多見于男性,不易消退。當繼發(fā)細菌感染時皮損紅腫著明,有明顯壓痛。愈后遺留萎縮性或增生性的瘢痕。臨床上常數種損害同時存在,并以其中一二種為主。
二、尋常性痤瘡的病程慢性,時輕時重,女性常在每次月經前呈周期性的加重。本病有自限性,一般皮損持續(xù)數年或至二十四五歲時逐漸緩解而自愈。
三、此外,尚有一種特殊類型的痤瘡,稱為聚合性痤瘡(acne conglobata),多見于中青年男性,好發(fā)于后背、臀部及面頰部。起病緩慢,初起有粉刺、丘疹、膿皰及囊腫等,繼之皮損逐漸融合,成為以囊腫為主,囊腫成長梭形或大片狀不規(guī)則形,觸之柔軟有波動感,破潰后成為竇道或瘺管,它們在皮下彼此相通,在皮膚上則成為萎縮或增生性的瘢痕。本病病程遷延,時輕時重,常經數年方消退,愈后留下明顯的瘢痕。
診斷和鑒別診斷
患者多為青年男女,基本損害為粉刺、丘疹或膿皰,好發(fā)于顏面、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較多的部位,對稱分布,不難診斷。應與以下疾病鑒別:
一、酒渣鼻多于中年發(fā)病,好發(fā)于顏面中部,損害為彌漫性紅斑、丘疹、膿皰及毛細血管擴張。
二、職業(yè)性痤瘡常見于與焦油、機油、石油、石蠟等經常接觸的工人,可出現痤瘡樣疹,損害較密集,可伴毛囊角化。除面部外,尚可見于手背、前臂等接觸礦物油的部位。
三、顏面播散性粟粒狼瘡損害為棕黃色或暗紅色半球狀或略扁平的丘疹,對稱分布于眼瞼、鼻唇溝及頰部,在下眼瞼往往融合成堤狀。
治療
原則是去脂、溶解角質、殺菌及消炎。
一、一般治療應少吃刺激性食物,常用溫水洗滌患處,用含有硫磺的肥皂效果更好。囑咐患者避免用手擠捏皮損,避免使用含油脂較多的化妝品和長期服用碘化物、溴化物等藥物。
二、局部治療以粉刺、丘疹、膿皰為主的痤瘡患者,可僅以局部外用治療,常用的有內含硫磺、雷鎖辛等具有去脂及溶解角質作用的制劑如復方硫磺洗劑;抗生素制劑如1%林可霉素醑、2%一4%紅霉素酒精;5%一10%過氧苯甲酰凝膠或霜劑,過氧苯甲酰有殺菌及抑制皮脂分泌的作用,可明顯減少痤瘡丙酸桿菌數量,還有抑制粉刺形成的作用,外用后對皮膚有輕度刺激作用,若明顯潮紅則應暫停使用。0.05%一0.1%維A酸霜有角質溶解及剝脫作用,使粉刺表面的角質栓易于去除。脂栓易于排出。外用后對皮膚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潮紅、脫屑等。以上外用藥應視皮損情況單獨或配合使用。
三、全身治療以結節(jié)、囊腫性損害為主,或皮損數量多、炎癥著明的重癥痤瘡患者,除局部治療外,可酌用以下方法:
1、內服抗生素:
常用四環(huán)素類藥物,如四環(huán)素,開始量為2.0g/d炎癥明顯消退后減至0.25~0.5g/d,連續(xù)服用數周。美滿霉素的脂溶性好,易于穿透進入皮脂腺,因而抗菌作用更為顯著,服法為100mg/d,炎癥消退后減為50mg/d維持;強力霉素,200mg/d,以后改為100mg/d維持。四環(huán)紊類藥物均有光敏作用,一旦發(fā)生光敏性皮炎應立即停用。其它抗生素也可選用,如紅霉素0.5g/d. 2、異維A酸(isotretinoin)膠丸:
對皮脂腺的分泌有較潑尼抑制作用,還對痤瘡丙酸桿菌有抑制作用??诜?,開始量為0.5~1.0mg/kg.d,一般30~60mg/d,取得顯著療效后減量維持,需服用3一4個月。服藥后可出現口唇干燥、皮膚脫屑、脫發(fā)、血脂升高等副反應,肝腎功能不良者慎用。本藥有致畸作用,育齡期男女服藥期間應避孕,停藥半年后方可懷孕。
3、皮質類固醇激素:
對嚴重的結節(jié)性、囊腫性及聚合性痤瘡患者,內服潑尼松30一40mg/d有一定療效。對個別的皮損可以曲安西龍混懸液(10mg/ml)或潑尼龍混懸液(5mg/ml),加2%普魯卡因少量,往結節(jié)性、囊腫性損害內注射,每周1次,連續(xù)3一4次。也可用長效皮質激素制劑,皮損內注射,每月1次。
四、內分泌療法皮脂腺的發(fā)育受雄激素支配,因此具有拮抗雄性激素作用的藥物對痤瘡具有治療作用。但該療法可引起內分泌的紊亂,因此一般不主張使用,對于女性患者,每于月經前痤瘡明顯加重的,可于行經前一周肌注黃體酮10mg.對于嚴重的女性痤瘡患者,可于月經開始后第14天服用已烯雌酚,每天1mg,連續(xù)服用2周。
五、物理治療液氮冷凍噴霧法或點涂,適用于結節(jié)性或囊腫性痤瘡。對于粉刺可用特制的粉刺擠壓器將粉刺內容物擠出。面膜包括藥物面膜及石膏面膜亦可采用。
六、中醫(yī)治療中醫(yī)稱本病為“肺風粉刺”,治則宜宣肺清熱,可內服枇杷清肺飲(黨參、枇杷葉、黃連、桑白皮、黃柏、甘草),外用顛倒散(大黃、硫磺)涼水調敷。
-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測試題:SLE病人最典型的面部表現?
- · 全國2022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即筚惖诙卧?1-90題
- · 全國2021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風濕免疫性疾病考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 · 2021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模擬試題——皮質醇增多癥的最常見病因!
- · 2020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模考試卷第二套第四單元A3/A4題型,二試復習必看!
- · 2020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全真模擬試卷第四單元A3/A4題型(第2套)
- · 2020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第四單元考試測評題及答案解析(三)
-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婦產科學歷年考點練習題涉及到的170個知識點!
- · 婦產科170條歷年考試重點匯總,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必背!
-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代謝、內分泌》系統(tǒng)高頻考點:庫欣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