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育和教育是人類的本能。我們能養(yǎng)育和教育自己,我們更有一種天然的傾向,就是養(yǎng)育和教育我們的幼仔。在文化的熏陶與社會體驗中,我們已經(jīng)養(yǎng)成被糾錯與被糾正的行為習慣。長期的糾錯與糾正體驗,讓我們隱隱地生出心理上的自卑感。因此我們有時會期望在糾錯與糾正別人的過程中,體現(xiàn)和強化自己的能力。正是這種微妙的心理因素,導致人與人之間應有的“互有”與“同在”的關系漸漸泯滅。
處好關系為什么是很重要甚至最重要?
中國人是最理解關系的族群。我們的關系最復雜也最微妙。我們很小就知道何謂“利害關系”?我們知道如何趨吉避兇,我們知道迎合別人才能獲得自己所需的,所以我們學會奉迎;我們很早就知道有裙帶關系,古裝片的株連九族讓我們知道要劃清界限;我們也學會建立人際關系就是建立自己的聯(lián)系與方便網(wǎng)絡。
如果我們從佛的覺知角度者來看關系relationship, 我們能發(fā)現(xiàn)原來所謂的關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佛陀喜歡用恒河上的沙做比喻,他說一沙一世界。(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 。 )每一顆沙子就是一個世界,就是一個關系圈。 如果我們從蒙特梭利的宇宙性教育示意圖中也可以看見我們彼此之間和天地萬物的關系網(wǎng)。 這里要說明的是我們如果沒有看見,就沒有覺知。 有了覺知,我們才會珍惜。
道理很簡單:
· 如果我們互相摩擦,我們會變小,感覺還會痛或不舒服;
· 如果我們彼此相容,我們不但能保有自己,也能擁有對方;
· 如果我們能理解別人的需要,又知道如何滿足他,我們之間就不會有無法相容的問題。
沒有良好關系會出現(xiàn)以下5個征兆:
1. 缺乏尊重 no respect
2. 沒有時間給對方 no time
3. 彼此之間有無法相容的目標 no common goal
4. 彼此厭倦 boring
5. 常因小事慪氣 angry
關系破裂會出現(xiàn)的嚴重后果:
1. 斷絕關系,終身遺憾
2. 失去自我價值
建立關系前需要先默念這兩個心語:
1. Connect before Correct 先連接再糾正
切記不要讓孩子有自卑的感覺
2. Follow before Lead 先跟隨再引導
切記:不要讓孩子有跟不上的感覺
鞏固關系的方法:
方法一:別因小失大
不要認為孩子想自己吃飯是小事,也是在鬧事。此事對他來講,是大事,為什么?因為這是他突破瓶頸,成為獨立人的第一步。
方法二:調整目標,看見彼此同一個目標
1. 孩子和我們的同一個目標相親相愛,你我同在;
2. 我們和孩子的同一個目標是一起長大,互相扶持;
方法三:堅持尊重
1. 跟他說話: xx, 我聽到你在哭,你難過了嗎?我看到你在踢,感覺你好用力…
2. 聽他說話: 看著他說話
3. 優(yōu)時間(Quality time): 讓孩子當導演
方法四:界線分明(界限/界線)
紅綠燈的方法 方法五:用大自然的饋贈滋養(yǎng)自己和孩子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養(yǎng)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缺少了什么?還請大家多多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我們會隨時更新更多更好的有關醫(yī)學知識及考試招聘等信息。
實用技術火爆熱銷中!如有合作需求,可與我們聯(lián)系。
聯(lián)系電話:(010)82319999-1022
聯(lián)系信箱:zhangyilin@cdeledu.com